“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調(diào)查與分析
按:為了搞好高中數(shù)學教學,利用課余時間與職業(yè)高中同仁在兩校學生中作了抽樣調(diào)查,對學生反應的問題作了系統(tǒng)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省教研室評為二等獎。
內(nèi)容摘要:本文在對中學生數(shù)學學習中普遍存在 “能聽懂課,不會解題” 原因的調(diào)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如何學習的具體對策。
主 題 詞:聽課 解題 調(diào)查 分析
一、調(diào)查的目的和意義
然而,老師常常聽到學生反映:“能聽懂課,就是不會解題”。這是目前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為了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shù)、幾何基礎知識以及概率統(tǒng)計和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并形成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去年起,為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能聽到學生的心聲,從而探討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新路子,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取相應的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數(shù)學課題組對學生反映的“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開始進行調(diào)查,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擬定了“能聽懂課,不會解題”原因的調(diào)查問卷,今年11月下旬,對鶴峰縣第一中學高二年級100名學生(占全年級人數(shù)的23.3%)、縣職校116名學生(占全校學生的16.5%)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問卷回收率為95%,按要求答題率為100%,問卷的效度和信度較高。
問卷設計了15個問題,學生只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在括號內(nèi)打“√” 、“×”。其內(nèi)容涉及到教師、學生及其他三個方面。通過對調(diào)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造成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
調(diào)查表明: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主要反
二、主要原因及分析
1.備課不備學生,不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對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估計過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首先是在老師的備課上。調(diào)查顯示,有38%的同學認為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沒有仔細思考和認真研究分析,沒有聯(lián)系學生實際,只是憑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備課,忽略了備學生。
2.教師在講課分析和解題的指導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課是實現(xiàn)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主要途徑。有43%的學生認為教師在上課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在情況調(diào)查中寫道:老師在上課、解題時好像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沒有想到我們卻聽得頭暈腦漲,聽也聽不懂,結果只是老師懂、會解題,一旦自己動手就不知道從何處著手了。有時聽課就像聽“天書”,老師只是“表演”,“唱獨角戲”,不站在學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和理解問題。講解例題時分析不到位,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老師沒有給學生施加壓力,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否則教學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的學習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調(diào)查結果表明,有41%的同學認為老師的教學督促檢查落實不夠、不及時,這是老師普遍存在的問題。
4.老師輔導不到位,布置的作業(yè)檢查不落實、訓練題的針對性不強,不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課后輔導是督促、檢查學生學習任務落實到位的重要一環(huán)。有38%的學生反
5.有些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教學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學。
老師應該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教書育人,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調(diào)查顯示,47%的學生認為有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不講究教學藝術。部分學生說:“有的老師講課不生動,照本宣科。有的老師除了上課外根本不進教室輔導我們的學習,上課后就走了;上課時總是說我們考學沒有多大的希望,挫傷了我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崩蠋煹慕虒W水平和責任心問題是應該引起重視和深思的。
6.有偏愛學生的現(xiàn)象,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緒。
老師對自己從事的工作要熱愛,面向全體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有33%的學生認為老師有偏愛學生的現(xiàn)象。學生說:“部分老師偏心嚴重,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時的聽課興趣和課后的學習情緒。”。
(二)學生方面
學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預習、聽課、作業(yè)、復習各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不強,所學知識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學習方法,沒有勤學好問、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三是對解題的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具體來說有下列情況: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預習是聽好課的前提,雖然不預習也能聽懂課,但預習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聽,不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整節(jié)課上,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打無準備之仗。調(diào)查表明:有48%的同學課前沒有預習的良好習慣,結果直接影響了聽課,沒有聽懂課,不會解題也就成為必然。
2.聽課時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材和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主要來源。既不預習
又不認真聽課就失去了解數(shù)學題的基礎。學生A說:“不知為什么,我上課精力無法集中,大腦一片空白。有
3.作業(yè)時沒有認識到作業(yè)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學生B說:“老師講課學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沒有仔細思考,認真領會;課堂練習
的時間太少,做作業(yè)急于完成任務,沒有認識到做好作業(yè)對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睂W生在做作業(yè)、解題時,往往只滿足于問題的答案,對于推理、計算的嚴密性、解法的簡捷性和合理性不夠重視,把作業(yè)當成負擔。沒有認識到作業(yè)是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這種情況在學生中占59%。也是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之一。
4. 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學生能“聽得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是對“懂”的理解上有誤,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老師講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誘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老師的提示,就不能想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愛面子,不愿說不懂;看老師的面子,不敢說不懂。學生C說:“老師在講課、講題時過快,對于一些重要的步驟沒有詳盡講解,只是一帶而過,久而久之,問題堆積如山,學習興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學過的知識不會運用,甚至作業(yè)也不能獨立地完成!闭{(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57%的同學都存在這種問題,是老師教的問題還是學生學的問題?應該說是兼而有之。
5.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學生D說:“有時,老師只是把內(nèi)容、題目提點一下,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聽不懂。根據(jù)一百多年前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知識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復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于看到題目就產(chǎn)生畏懼感,不愿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這種學生占62%。
6.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
調(diào)查表明,有44%的同學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有一位學生說:“我就是這樣的,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后卻找不著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干二凈!
(三)其它方面
1.課程設置得太多,學習任務重,沒有預習和復習鞏固的時間
目前,中學開設了9門必修課,對山區(qū)學生來說是不堪重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51%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太多,學習任務重,沒有預習和復習鞏固的時間。
2.休息時間不夠,得不到應有的休息;
44%的學生認為休息時間不夠,得不到應有的休息,整天處于疲勞狀態(tài),學習效率低下。
3.教材與資料的配備不相符,教材上的習題會做,但對資料上的習題根本不管用;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48%的學生認為教材與資料的配備不相符,教材上的題目做過以后只能對所學內(nèi)容有所了解,達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對付單元測驗和綜合考試,而流行的資料與教材的難易相差較大,資料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
三、對策與建議
學生出現(xiàn)“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來自教師、學生及其他三方面。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老師教的問題、學生學的問題,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與老師、學生進行座談和書面交流,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一)從“教法”方面想辦法
1.改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第一,從思想上認識到中學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潛能,幫助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加以改進,引導學生走出解題的困境。第二,改變觀念,耐心幫助那些數(shù)學天分稍差的學生學好數(shù)學,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上可采取談話式、探究式、講練結合、個案教學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數(shù)學學習,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給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勵。第三,老師教學的難點是教會那些學了還是不懂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選一些他們自己能獨立解答的題目,讓他們也有能體驗成功喜悅的機會,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親口嘗一嘗。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探索。用自己的愛心、細心、耐心樹立他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加強責任心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以自身豐富的知識、修養(yǎng)、素養(yǎng)打動學生,為人師表,“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師德修養(yǎng),用自己的愛心關心體貼學生;用自己的細心觀察研究學生;用自己的知識啟迪學生;用自己的素養(yǎng)影響打動學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導督促學生。加強責任心,真正讓自己從事的工作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
3.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就學習方法而言,有些同學的學習方法確實需要指導。目前在學生中普遍存在三種學習方法:①蝴蝶“采花”,蜻蜓點水,這種學習方法,往往是淺嘗輒止,缺乏整體觀念和系統(tǒng)性。②似螞蟻“搬食”和猴子搬棒子,這樣的學習是邊學邊丟,正負為0,缺乏效益觀念和邏輯性。③好像蜘蛛“抽絲”式的學習,猶如囫圇吞棗,生吞活剝,以偏概全,失之全面,缺乏辨證觀點和聯(lián)系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他們像蜜蜂“采蜜式”的學習,博采百家之花而釀一己之蜜,經(jīng)過消化咀嚼,使知識積少成多。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其實數(shù)理化、尤其是數(shù)學,學起來挺有意思的。當終于會自己獨立地用幾種方法解同一道題,當一個問題終于恍然大悟時,真是很有成就感。要讓學生體驗到學數(shù)學的無窮快樂,并把所學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4.教會學生學習,在解題上正確引導學生,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教學不僅僅是要研究教學中“教”的規(guī)律,還要研究學生“學”的規(guī)律。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以教材為中介研究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規(guī)律,要注重學生主體的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只有教會學生學習,學生的成績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益。要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學生自己不會思考不會去“悟”,怎能學會解題呢?解題關鍵,當然是思路,但是基礎知識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發(fā)揮例題、習題的功能,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來教會學生解題。講解中不要為了節(jié)約時間,往往只是“因為…所以…”,學生只聽“懂”這個“因為…所以…”是不會解題的,模仿這個“因為…所以…”只能做一些“練習”層次的題,反思這個“因為…所以…”才會有所“悟”。對學生而言,學習要經(jīng)歷“懂”、“會”、“悟”這三個層次,即理解、模仿、領悟。對教師而言,要促進學生向高一層次--創(chuàng)新方向發(fā)展。
5.關心愛護學生,面向全體學生
老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不能偏愛個別少數(shù)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所謂“差生”。偏愛個別少數(shù)學生會引起大多數(shù)學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學。一個學者調(diào)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 %在校學習時為“差生”,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畢加索、達爾文、瓦特、居里、拜倫、拿破侖、邱吉爾、巴爾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稱為“所有時代最有學問的人物之一”的黑格爾等,他們都是在學校時的差生!安钌敝巧潭疾坏,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強,只不過是他們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轉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識上的斷層,淪為“差生”。實踐證明,他們一旦被激發(fā),經(jīng)調(diào)控將知識溝通、入了路,學習上就會有一個很大的飛躍。
(二)從“學法”方面找出路
教學是一個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是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才是內(nèi)因,才是變化的根據(jù)。要學好數(shù)學,學會解數(shù)學題,只有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的“學法”上找出路,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問題。
1.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時間上要擠和鉆,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
學習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
2.勤學好問,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自覺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有問題就問,就算這個問題對大家來說都很簡單,但你不懂就要問,可能這種問題老師不會喜歡,但對你來說卻很重要。經(jīng)常提問,還可以使自己從怕問、不會問到想問、善于問。問老師、問同學、問懂這個問題的人等,總之,每解決一個問題,你就有一份收獲,你就有一個進步,你也會有一個好心情,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學數(shù)學原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會為自己學習數(shù)學種下“興趣”的種子。
3.牢牢抓住聽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真正聽懂課
上課時聽懂學習內(nèi)容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課堂上不僅要認真聽,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而且重點內(nèi)容、方法、技巧要記住,即使一時不能記住也要做好筆記,以備復習時再用?傊,要注重聽課的環(huán)節(jié),真正聽清楚想明白,把知識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為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1.《數(shù)學教學大綱》
2.《學會學習》,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李道仁著
3.《創(chuàng)造教育與課堂教學改革》, (國家級講習班講課稿) , 呂渭源
4.《中小學管理》,1995年第6期。
附:
“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調(diào)查問卷)
常常聽到學生反映:“課聽得懂,就是題不會解”。這種現(xiàn)象無疑會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成績。各位同學認為有哪些原因?請你在認為符合的原因的括號內(nèi)打“√”,在不符合的原因括號內(nèi)打“×”,如果有別的原因請寫在后面。
一、教師方面的原因
1.備課不備學生,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估計過高; ( )
2.教師在講課分析和解題的指導上不得法,不能因材施教; 。ā。
3.老師沒有給學生施加壓力,及時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ā。
4.老師的輔導不到位,布置的作業(yè)檢查不落實、訓練題的針對性不強; (。
5.有些老師的責任心不強,教學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學; 。ā。
6.有偏愛學生的現(xiàn)象,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緒! 。ā。
二、學生方面的原因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ā。
2.精力不集中,聽課時缺乏思考; 。ā。
3.作業(yè)只求效率,不仔細思考,沒有認識到作業(yè)對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 (。
4.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
5.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ā。
6.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時不做筆記,教師講到哪聽到哪; ( )
二、其它方面的原因
1.課程設置得太多,學習任務重,沒有預習和復習鞏固的時間; ( )
2.休息時間不夠,學習處于疲勞狀態(tài);; (。
3.教材與資料的配備不相符,教材上的習題會做,但對資料上的習題根本不管用;(。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