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中08-09學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
化學試卷(20081212)
考生須知:
1.全卷分試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試卷共8頁。有6大題24小題,滿分為100分,另有附加題1題,滿分1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2.本卷答案必須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直接做在試卷上無效。
3.請用鋼筆或藍、黑圓珠筆將班級、姓名、學號、試場號、座位號分別填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荚嚱Y束后只需上交答卷Ⅰ、Ⅱ,考試時不能使用計算器。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Ba―137
第I卷(選擇題 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16分)
1.2008年夏季奧運會已圓滿結束,這次奧運會突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其中“綠色奧運”是指
A.把環(huán)境保護作為奧運設施規(guī)劃和建設的首要條件
B.所有奧運用品全是綠色的
C.嚴禁使用興奮劑,使運動員公平競爭
D.奧運場館建設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
2.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前后肯定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① 電子總數(shù) ② 原子總數(shù) ③ 質子總數(shù) ④ 物質的總質量
⑤ 物質的總能量 ⑥ 物質的種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3.
A.3He和4He兩種核素互為同素異形體
B.3He和4He兩種核素互為同位素
C.核聚變時,原子核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D.在3He中存在: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硫酸、純堿、醋酸鈉和生石灰分別屬于酸、堿、鹽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C.泥水、蔗糖溶液、鹽酸分別屬于懸濁液、膠體、溶液
D.氨水、福爾馬林、水銀分別屬于混合物、純凈物、單質
5.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融化時,分子內氫鍵被破壞
B.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在固態(tài)時,一定是分子晶體
D.三氧化硫晶體熔化時,一定沒有破壞化學鍵
6.對相同狀況下的
A.若質量相等,則質子數(shù)相等 B.若原子數(shù)相等,則中子數(shù)相等
C.若分子數(shù)相等,則體積相等 D.若體積相等,則密度相等
7.某單質X能從含元素Y的鹽溶液中置換出Y單質,由此可知
A.當X、Y均為金屬時,X一定比Y活潑
B.當X、Y均為非金屬時,Y一定比X活潑
C.當X是金屬時,Y一定是金屬
D.當X是非金屬時,Y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非金屬
8.下列各項中表達正確的是
A.F原子結構示意圖: B.CO2的分子球棍模型:
C.HCl的電子式為: D.NH3的結構式:
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
9.在化學反應中,有時存在“一種物質過量,另一種物質仍不能完全反應”的特殊情況。下列反應中屬于這種情況的是
① 過量鋅與18mol/L硫酸溶液反應 ② 過量氫氣與少量的N2在催化劑存在下充分反應
③ 濃鹽酸與過量的MnO2 ④ 過量的銅與濃硫酸 ⑤ 過量的稀鹽酸與塊狀石灰石
⑥ 過量銀與稀硝酸w.w.w.k.s.5.u.c.o.m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有下列三個反應:① C12 + FeI2 FeC12 + I2 ② 2Fe2+
+ Br2 2Fe3++ 2Br-
③ Co2O3 + 6HC1 2CoC12 + C12↑
+ 3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中氧化產物分別是FeC12、Fe3+、C12
B.根據(jù)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12>Co2O3>Fe3+
C.在反應③中生成1mol C12時,有2molHC1被氧化
D.根據(jù)反應①②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12+FeBr2 FeC12+Br2
11.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
B.常溫常壓下,12gC60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NA
C.在
D.將標準狀況下44.8LN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生成N2O4的分子數(shù)為NA
12.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 Al3+ + 4NH3•H2O=AlO2-+ 4NH4+ + 2H2O
B.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 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C.向Fe(OH)3懸濁液中加入氫碘酸 Fe(OH)3+3H+=Fe3++3H2O
D.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
+ H2O +
13.如右圖所示裝置,兩玻璃管中盛滿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飽和溶液,C(Ⅰ)、C(Ⅱ)為多孔石墨電極。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變紅,兩玻璃管中有氣體生成。一段時間后(兩玻璃管中液面未脫離電極),斷開S1,接通S2,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此時該裝置形成了原電池,關于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A.C(I)的電極名稱是陰極
B.C(II)的電極名稱是負極
C.C(I)的電極反應式是2H++2e―=H2↑
D.C(II)的電極反應式是Cl2+2e-=2Cl-
14.下列有關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 原子序數(shù)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3 ② 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③ 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一定為6 ④ 原子序數(shù)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在下列溶液中,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Fe2+、Mg2+、NO3-、Cl-
C. 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 、Mg2+、Ba2+、I-
16.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對反應CO2(g)+H2(g)CO(g)+H2O(g)進行甲、乙、丙、丁四組實驗,實驗起始時放入容器內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見下表
CO2
H2
CO
H2O
甲
amol
amol
0mol
0mol
乙
2amol
amol
0mol
0mol
丙
0mol
0mol
amol
amol
丁
amol
0mol
amol
amol
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順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炯祝颈
C.。疽遥颈郊 D.。颈疽遥炯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三、(本題包括4小題,共30分)
17.(5分)現(xiàn)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鹽酸乙,請根據(jù)下列操作回答問題:
(1)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等體積的水,醋酸的電離平衡 ▲ _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無水醋酸鈉固體(假設加入固體前后,溶液體積保持不變),待固體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將 ▲ (填“增大”、“減小”或“無法確定”);
(2)相同條件下,取等體積的甲、乙兩溶液,各稀釋100倍。稀釋后的溶液,其pH大小關系為pH(甲) ▲ 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各取25 mL的甲、乙兩溶液,分別用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則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大小關系為V(甲) ▲ V(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取25mL的甲溶液,加入等體積pH=12的NaOH溶液,反應后溶液中c(Na+)、
c(CH3COO-)的大小關系為c(Na+) ▲ c(CH3COO-)(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18.(10分)右圖所示轉化關系中,A、E、G是分別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且A元
素的原子半徑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在同周期元素形成
的簡單離子中G的離子半徑最小。C在常溫下為無色液體,B和G均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金屬(反應條件和有些反應的部分產物已略去)。試回答下列問題:
(1)單質E的電子式為 ▲ ,反應⑤的離子方程式為 ▲ ;
(2)寫出②、④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 ;④ ▲ ;
(3)B的兩種氯化物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適量 ▲ (填化學式),可以轉化成單一溶質的溶液(不考慮水解),相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寫出一種方法即可)。
19.(8分)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一,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學研究領域作出的開拓性貢獻。他的成就之一是證實了氣體在固體催化劑表面進行的反應過程,開創(chuàng)了表面化學的方法論。
(1)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劑對NH3還原NO反應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在催化反應器中裝載不同的催化劑,將經催化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通過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均相同)。
為比較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性能,需要測量并記錄的數(shù)據(jù)是 ▲ ;
(2)為避免汽車尾氣中的有
害氣體對大氣的污染,
給汽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
凈化裝置里裝有含Pd等
過渡元素的催化劑,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機理如圖所示。
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化器”(用鉑、鈀合金作催化劑),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并促使烴類充分燃燒。
①寫出上述變化中的總化學反應方程式 ▲ 。
②用CH4催化還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
若1mol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867kJ,則ΔH2= ▲ _。
(3)①有人認為:該研究可以使氨的合成反應,在鐵催化劑表面進行時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使原料的轉化率大大提高。請你應用化學基本理論對此觀點進行評價 ▲ _。
②氫氣與氮氣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合成氨氣的反應過程可表示如下,正確的順序為
▲ _。
20.(7分)、“化學多米諾實驗”是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生的壓力,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fā)生。以下就是一個“化學多米諾實驗”,所示裝置圖中各儀器內盛放的物質分別為:
A.稀硫酸;B.鋅粒;C.3% H2O2溶液;D. MnO2;E.某溶液;F.某塊狀固體;
G.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請回答以下各題:
(1)實驗開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 _;
(2)反應開始后,若G中出現(xiàn)紅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斷E、F中的物質可能分別是
▲ 、 ▲ _;
(3)按基本反應類型寫出該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化合反應 ▲ _;
分解反應 ▲ _;置換反應 ▲ _;復分解反應 ▲ _。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2分)
21.(4分)物質的分離是化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寫出下列物質分離時需使用的方法(填寫名稱,不必敘述操作細節(jié))。
(1)分離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 ▲ _;w.w.w.k.s.5.u.c.o.m
(2)分離兩種可溶性固體 ▲ _;
(3)除去氣體中混有的雜質 ▲ _;
(4)分離幾種沸點相差較大的互溶液體 ▲ _。
22.(8分)碳酸鈉是造紙、玻璃、紡織、制革等行業(yè)的重要原料。工業(yè)碳酸鈉(質量分數(shù)約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雜質,提純工藝路線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