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聲音的產生:
A、 物體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物體的發(fā)聲就停止,但聲音可繼續(xù)傳播。
B、 固體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敲打門、桌子、人在樓層上走動等等皆可使固體振動發(fā)聲。
C、 也體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產生海浪聲,又如著名的錢塘江大潮所產生的巨大的濤聲。
D、 氣體振動產生聲音的例子:子彈、炮彈快速穿過空氣時產生的聲音,秋風怒號。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
⒈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
⒉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⒊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如果不到0.1秒,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⒋樂音特征是:音調,響度,音色。其中音調跟發(fā)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⒌噪聲減弱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_,在傳播過程中減弱_,在耳朵處減弱_。
第一課時
聲音的產生
傳播條件
|
傳播速度: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
聲音的感知過程
|
響度:決定因素
音色:決定因素
來源和危害
|
防治
|
聲傳遞能量
本章講述的是一些聲學的初步知識。講述的內容有聲音的發(fā)生的傳播、音調、響度和音色,以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點是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它是解釋各種聲現(xiàn)象的基礎。
重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聲音的特征,防止噪聲的途徑。其中尤以聲音的產生條件、聲音的三個特性、噪聲的控制為熱門考察對象。 難點: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qū)分,超聲波、次聲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原理。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復習和歸納,學會梳理知識的方法。 2.通過復習活動,進一步了解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一)知識和技能:
1、復習聲音的產生、傳播、聲音的特性、噪聲以及聲的利用等基礎知識。
2、 使學生通過復習理解聲音產生的條件、傳播的條件、控制噪聲的方法以及聲音在生活實際中的利用等知識。
3、 會利用聲速及運動的速度等知識解答簡單的回聲計算題
4、 熟悉中考在這部分的題型、熱點考點的考查形式。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