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維生素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同的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學運用學到的實驗方法測定橙汁、果味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目的】測定不同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原理】.(1)維生素C是一種無色易溶于水的有機物,能與碘水反應(yīng),使碘水褪色;
.
(2)淀粉遇到碘水變 色。.
【實驗試劑】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濃度的標準維生素C溶液、蒸餾水.
【實驗過程】步驟1:在4支試管中分別盛有3.0 mL的下列物質(zhì):①蒸餾水,②標準維生素C溶液,
.③橙汁,④果味飲料。分別向4支試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
步驟2:用4支相同的膠頭滴管分別向①~④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剛好變色,并記錄滴數(shù)。.
【實驗記錄】.
測定物質(zhì) | ① | ② | ③ | ④ |
滴入碘水的數(shù)量(滴) | 1 | 8 | 15 | 5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小明測定的兩種飲料中, 的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
(2)有的同學認為測定物質(zhì)標準維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認為呢?請說明理由: . ;
.
(3)化學實驗需要控制變量。下列 (填序號)情況會影響到測定結(jié)果。.
A.每次實驗所用飲料的顏色不同 B.量取的被測試物質(zhì)的體積不同.
C.試管的大小不同 D.沒有用同一規(guī)格的膠頭滴管滴加碘水.
【回顧與反思】實驗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A.阿昔洛韋屬于有機化合物 |
B.阿昔洛韋中C、H、N、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8:11:5:3 |
C.阿昔洛韋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25 |
D.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7個原子 |
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發(fā)期,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治療手足口病的常用藥物是阿昔洛韋(化學式為C8H11N5O3)。下列有關(guān)阿昔洛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阿昔洛韋屬于有機化合物 B.阿昔洛韋中C、H、N、O四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8∶11∶5∶3
C.阿昔洛韋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25 D.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7個原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