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解釋或結論 |
①取適量燒堿樣品置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 試管外壁發(fā)熱 | 原因是______ |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漸加入稀硝酸至過量 | 一開始無明顯現(xiàn)象,一段時間后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渾濁的氣體 | 樣品中含有的雜質(zhì)是______ |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樣品中還含有的雜質(zhì)是______ |
A.氫氧化鈉 | B.生石灰 | C.硝酸銨 | D.濃硫酸 |
(5分)下圖為氯化鈉、碳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3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碳酸鈉的溶解度(填寫“>”、“<”或“=”);
【小題2】10℃時,向兩只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氯化鈉、碳酸鈉兩種物質(zhì),至不再溶解為止,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大的是 溶液;
【小題3】將30℃時相同質(zhì)量的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10℃,晶體析出較多的是 。
【小題4】要使接近飽和的碳酸鈉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_____________。
【小題5】如下圖所示,20℃時,將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質(zhì)后,試管中有晶體析出。加入的物質(zhì)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氫氧化鈉 | B.生石灰 | C.硝酸銨 | D.濃硫酸 |
NaNO2(亞硝酸鈉)、NaCl和物質(zhì)M(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像和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
(2)如圖所示,當往試管中加入5 mL稀鹽酸時,試管內(nèi)立刻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放熱使燒杯中飽和溶液變渾濁(不考慮水分蒸發(fā)).請判斷:該飽和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NaNO2、NaCl和M中的________.
(3)分別將NaNO2、NaCl和M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三種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
(4)NaNO2有毒,其外觀和咸味與食鹽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誤食NaNO2而發(fā)生中毒事故.為了區(qū)別NaNO2、NaCl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獲得如下信息:NaNO2的水溶液呈堿性,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NaNO2熔點為271℃,NaCl熔點為801℃.
①小明同學設計的鑒別實驗方案如下:
20℃時分別取NaNO2、NaCl各5.0 g于兩只小燒杯中,分別加入10 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觀察.你認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該小組其他同學又設計出與小明不同的實驗方案,并獲得成功.你認為該方案可能是________(只填寫一種方案并簡單敘述).
溫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