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通過課外閱讀了解到:駕駛員看見過馬路的人,從決定停車,直至右腳剛剛踩在制動器踏板上,在這段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按原速度行駛的距離稱為反應距離(從踩緊踏板到車停下的距離稱為剎車距離).普通人正常的反應時間,平均約0.5-1.5s;酒后駕駛的反應時間則增加2-3倍.為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酒后駕駛給予了十分嚴厲的處罰.
(1)假設小明爸爸正常駕駛的反應時間為1s,酒后駕駛的反應時間是正常的2倍,實驗中測得反應距離為30米,則此次他開車的速度是______.
(2)在了解了剎車距離有關知識后,小明想:如果是陰雨天氣,路面被雨水打濕了,剎車距離會受到影響嗎?于是找來了實驗器材:木板、斜面、小車、刻度尺、水,進行實驗驗證這一問題.請你幫他設計實驗過程: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剎車距離與路面的濕滑程度有關系.
(3)完成了上述實驗之后,小明又想探究一下,剎車距離還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請你幫他再提出一個合理的,有價值的探究問題.探究問題:______.
(4)在了解關于剎車距離的以上知識之后,你對雨天行駛的司機師傅們,有什么好的建議,請寫出一條: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