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6
M點是小球1與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點的平均位置
N點是小球2落點的平均位置
②小球從槽口C飛出后作平拋運動的時間相同,設(shè)為t,則有
OP=v10t
OM=v1t
ON=v2t
小球2碰撞前靜止, v20=0

③OP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guān),OM和ON與小球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19.解析:(1)設(shè)乙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繩子上的彈力為T1,
對乙物體
=5N
當乙物體運動到最低點時,繩子上的彈力為T2
對乙物體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又由牛頓第二定律: 
得:
=20N
(2)設(shè)甲物體的質(zhì)量為M,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 ,
乙在最高點時甲物體恰好不下滑,有:
乙在最低點時甲物體恰好不上滑,有:
可解得:
20.(1)由題意,A、B、C三物在C落地前均保持相對靜止,
知:
對A有:

(2)若
,在C未落地之前


顯然,B將在A上相對滑動,而C落地時間:

C落地瞬間,A、B的速度分別為:

C落地后,水平方向上只有A、B相互作用,設(shè)B剛滑到A最右端二物即獲共同速度,則B就剛不從A上滑下。由水平動量守恒可求出這個共同速度:

由動能定理(只算數(shù)值);
對A:


可知,B在A上相對滑到距離


21.(1)設(shè)物體從A滑落至B時速率為
物體與小球相互作用過程中,系統(tǒng)動量守恒,設(shè)共同速度為
(2)設(shè)二者之間的摩擦力為
得
(3)設(shè)物體從EF滑下后與車達到相對靜止,共同速度為v2相對車滑性的距離為S1,
車停后物體做勻減速運動,相對車滑行距離為S1
聯(lián)立解得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