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反應:(1)10IkPa時;2C(S)+O2( g)=2CO(g) △H=-221kJ/mol
(2)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
B.反應(1)的反應熱為221 kJ/mol
C.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
D.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熱量
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報》曾報道了這樣一則動人的事跡:5月9日下午,一位4歲小男孩從高層塔樓的15層墜下,被同樓的一位青年在樓下接住,幸免于難.設每層樓高度是3 m,這位青年從他所在地方沖到樓下需要的時間是1.3 s,則該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許他反應的時間是(g=10 m/s2)?( )
A.3.0 s B.1.7 s C.0.4 s D.1.3 s?
【物理—選修3-5】(15分)
(1) (6分)關于核電站和核輻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輕核聚變反應
B.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重核裂變反應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是由核內部本身決定,與外部條件無關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與地震、風力等外部環(huán)境有關
(2) (9分)如圖所示,A、B兩木塊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質量分別為="2.0" kg ,
="1.5" kg 。一個質量為
="0.5" kg的小鐵塊C以v0="8" m/s的速度滑到木塊A上,離開木塊A后最終與木塊B一起勻速運動.若木塊A在鐵塊C滑離后的速度為vA="0.8" m/s ,鐵塊C與木塊A、B間動摩擦因數均為μ=0.4,取g=l0m/s2。
求:①鐵塊C在滑離A時的速度;②木塊B的長度至少為多長。
【物理—選修3-5】(15分)
(1) (6分)關于核電站和核輻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輕核聚變反應
B.核反應堆發(fā)生的是重核裂變反應
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是由核內部本身決定,與外部條件無關
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與地震、風力等外部環(huán)境有關
(2) (9分)如圖所示,A、B兩木塊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質量分別為="2.0"
kg ,
="1.5" kg 。一個質量為
="0.5"
kg的小鐵塊C以v0="8"
m/s的速度滑到木塊A上,離開木塊A后最終與木塊B一起勻速運動.若木塊A在鐵塊C滑離后的速度為vA="0.8"
m/s ,鐵塊C與木塊A、B間動摩擦因數均為μ=0.4,取g=l0m/s2。
求:①鐵塊C在滑離A時的速度;②木塊B的長度至少為多長。
一、選擇題:選對的給6分,選錯的得0分。
1.B 2.D 3.B 4.B 5.D
6.A 7.D 8.A 9.D 10.D 11. C 12.D
二、選擇題:全部選對的給6分,選對但不全的給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3.BC 14.C 15.A 16.A 17.D 18.AC
19.(1)(12分)①0.04 左; ② 1.215 9.375
(2) (6分)
.
③ 單向導電性
20. (15分)(1)如圖所示:(3分)
(2)當ab桿速度為v時,感應電動勢E=BLv,(2分)
此時電路電流 (2分)
ab桿受到安培力(3分)
根據牛頓運動定律,有
(3分)
解得
(2分)
21.(19分)
22.(20分)
解:(1)只有磁場時,電子作圓周運動,
軌跡如圖所示,利用幾何作圖,O’是其圓心,
(2)只有電場時,電子從MN上的D點離開電場,如圖所示,設D點橫坐標為x
(3)從A點到D點,電場力做正功,由動能定理得:
23、(共15分)(1)氧(1分)
(2) (2分);N2 H 4−4e− +4OH−= N 2 +4H2O(2分)
(3)2Cl−−2e−=Cl2↑(2分),升高(2分);
(4)①NH4Cl(或NH4NO3)(2分),NaOH;(2分)
②c(Cl−)>c(NH4+)>c(Na+)>c(OH−)>c(H+)或c(NO3−)>c(NH4+)>c(Na+)>c(OH−)>c(H+)
(2分)
24、(14分,每空2分)
Ⅰ、 ⑴ S2- + H2OHS- +OH-
;HS- + H2O
H2S +OH-;
⑵ 2.7×10-3 ; ⑶ +172.5 ;
Ⅱ、(1)K=; 放熱。 (2)1.5×10-3mol/(L?s)。 (3) c。
25.(16分)(1)KClO3(2分)… H2O2(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