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分)圖是一列簡諧橫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此時點的速度方向向上,則該波向 (選填“左”或“右”)傳播,在
處的質點的加速度方向是向 (選填“上”或“下”)。
金屬 | 銫 | 鈣 | 鎂 | 鈦 |
逸出功W/eV | 1.9 | 2.7 | 3.7 | 4.1 |
21 |
31 |
42 |
21 |
31 |
42 |
10 |
A.(選修模塊3-3)(12分)
(1)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水面上的單分子油膜,在測量油膜直徑d大小時可把他們當做球形處理
C.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
D.猛推木質推桿,氣體對外界做正功,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
(2)已知某物質摩爾質量為M,密度為ρ,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則該物質的分子質量為 ,單位體積的分子數為 .
(3)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經等容過程變化到狀態(tài)B,此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Q=6.0×102J,
求:
①該氣體在狀態(tài)A時的壓強;
②該氣體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過程中內能的增量。
B.(選修模塊3-4)(12分)
(1)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兩個簡諧運動的圖像可知:它們的相位差為/2或者
B.當球與橫梁之間存在摩擦的情況下,球的振動不是簡諧運動
C.頻率相同的兩列波疊加時,某些區(qū)域的振動加強,某些區(qū)域的振動減弱
D.當簡諧波向右傳播時,質點A此時的速度沿y軸正方向
(2)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是以狹義相對性原理和 這兩條基本假設為前提的;在相對于地面以0.8c運動的光火箭上的人觀測到地面上的的生命進程比火箭上的生命進程要 (填快或慢)。
(3)如圖所示,△ABC為等腰直角三棱鏡的橫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邊射入棱鏡,經一次折射后射到BC邊時,剛好能發(fā)生全反射,求該棱鏡的折射率n和棱鏡中的光速。
C.(選修模塊3-5)(12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經過19天后,余下的該元素的質量為原來的1/32,則該元素的半衰期為 3.8天
B.a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結構
C.對放射性物質施加壓力,其半衰期將減少
D.氫原子從定態(tài)n=3躍遷到定態(tài)n= 2,再躍遷到定態(tài)n = 1,則后一次躍遷輻射的光的波長比前一次的要短
(2)光電效應和 都證明光具有粒子性, 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
(3)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著質量均為m ="0.08" kg的10塊完全相同的長直木板。質量M =" 1.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銅塊以初速度v0="6.0" m/s從長木板左端滑上木板,當銅塊滑離第一塊木板時,速度大小為v1="4.0" m/S。銅塊最終停在第二塊木板上。取g="10" 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求:
①第一塊木板的最終速度
②銅塊的最終速度
A.(選修模塊3-3)(12分)
(1)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距離為r0時,分子間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水面上的單分子油膜,在測量油膜直徑d大小時可把他們當做球形處理
C.食鹽晶體中的鈉、氯離子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具有空間上的周期性
D.猛推木質推桿,氣體對外界做正功,密閉的氣體溫度升高,壓強變大
(2)已知某物質摩爾質量為M,密度為ρ,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則該物質的分子質量為 ,單位體積的分子數為 .
(3)如圖,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經等容過程變化到狀態(tài)B,此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Q=6.0×102J,
求:
①該氣體在狀態(tài)A時的壓強;
②該氣體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過程中內能的增量。
B.(選修模塊3-4)(12分)
(1)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兩個簡諧運動的圖像可知:它們的相位差為/2或者
B.當球與橫梁之間存在摩擦的情況下,球的振動不是簡諧運動
C.頻率相同的兩列波疊加時,某些區(qū)域的振動加強,某些區(qū)域的振動減弱
D.當簡諧波向右傳播時,質點A此時的速度沿y軸正方向
(2)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是以狹義相對性原理和 這兩條基本假設為前提的;在相對于地面以0.8c運動的光火箭上的人觀測到地面上的的生命進程比火箭上的生命進程要 (填快或慢)。
(3)如圖所示,△ABC為等腰直角三棱鏡的橫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邊射入棱鏡,經一次折射后射到BC邊時,剛好能發(fā)生全反射,求該棱鏡的折射率n和棱鏡中的光速。
C.(選修模塊3-5)(12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經過19天后,余下的該元素的質量為原來的1/32,則該元素的半衰期為 3.8天
B.a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核內部具有復雜結構
C.對放射性物質施加壓力,其半衰期將減少
D.氫原子從定態(tài)n=3躍遷到定態(tài)n= 2,再躍遷到定態(tài)n = 1,則后一次躍遷輻射的光的波長比前一次的要短
(2)光電效應和 都證明光具有粒子性, 提出實物粒子也具有波動性。
(3)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依次放置著質量均為m ="0.08" kg的10塊完全相同的長直木板。質量M =" 1.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銅塊以初速度v0="6.0" m/s從長木板左端滑上木板,當銅塊滑離第一塊木板時,速度大小為v1="4.0" m/S。銅塊最終停在第二塊木板上。取g="10" 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求:
①第一塊木板的最終速度
②銅塊的最終速度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個小題3分,共36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全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錯選或不選得零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D
B
D
A
D
C
A
B、D
A
C
A、B
B
二、填空、實驗題(每小題4分,共36分)
13.做功,熱傳遞(兩個空的位置可以交換) 14.,
15.增加,80 16.右,下 17.60, A 18.,
19.A、C、D
20.
三、計算、論述題(第22題6分,第23題7分,第24題7分,第25題8分,共28分。)
22.解:由題意得:
……………………(2分)
又因為
……………………(2分)
所以
……………………(1分)
……………………(1分)
23.解:設勻強電場的場強為E,極板的長度為,氫離子的質量為
,則:
氫離子的加速度為: ……………………(1分)
運動時間為:
……………………(1分)
偏轉距離為:
……………………(1分)
……………………(1分)
同理,氦離子的偏轉距離為:……………………(2分)
∴ ……………………(1分)
24.解:取水平向左為正方向
(1)子彈射入木塊至兩者具有共同速度的過程,動量守恒;
……………………(2分)
代入數據,有……………………(1分)
故……………………(1分)
(2)設射入顆子彈后木塊靜止
……………………(2分)
得……………………(1分)
25.解:(1)內經歷了3個正半周期,2個負半周期,對小球用動量定理有:
……………………(1分)
代入數據,有
解得……………………(1分)
(2)對小球用動能定理有: ……………………(1分)
……………………(1分)
(3)在每個正半周期:
在每個負半周期:,
……………………(1分)
所以小球運動的圖象如圖答1所示:
第一個周期內小球位移為:
第二個周期內小球位移為:
同理,第個周期內的位移為:
前個周期小球的位移為:
……………………(2分)
解此方程,取合理解得
則……………………(1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