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是雜質),從硝酸鋇溶液、碳酸鈉溶液、硝酸銀溶液、鐵粉中選擇適當的試劑,將試劑填寫在橫線上。
(1)KNO3(KCl)_______________ (2)HNO3(H2SO4)_______________
(3)FeCl2(CuCl2)_______________
20、下表中“一”表示相連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反應,“→”表示這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
|
A |
B |
C |
D |
|
轉化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質 |
甲 |
C |
Na2CO3 |
NaHCO3 |
Fe |
乙 |
O2 |
Ca(OH)2 |
CaCO3 |
HCl |
|
丙 |
CuO |
MgCl2 |
NaOH |
CuCl2 |
|
丁 |
CO2 |
稀H2SO4 |
Na2CO3 |
NaOH |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 非選擇題)
19、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fā)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中離子數目也相應地發(fā)生變化。如圖所示,四條曲線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是
A.a:Cl-; b:K+; c:CO2- 3; d:HCO- 3
B.a:K+; b:CO2- 3; c:Cl-; d:HCO- 3
C.a:K+; b:CO2- 3; c:HCO- 3;d:Cl-
D.a:K+; b:HCO- 3; c:Cl-; d:CO2- 3
18、已知氧化還原反應中存在如下關系: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弱氧化劑+弱還原劑,現有下列三個能反應的式子:2W- + X2 →2X- + W2 2Y- + W2 → 2W- + Y2 2X- + Z2 → 2Z- + X2
以上反應均在同溫、同壓、同濃度下進行,正確結論是
A.氧化性是:Y2>X2 B.還原性是:Y->Z-
C.2Z- + Y2 → 2Y- + Z2的反應能夠進行
D.在2KClO3+I2 2KIO3+Cl2↑中, I2的還原性強于Cl2
17、將足量的CO2不斷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已知:KAlO2能與酸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鉀鹽,又能與堿溶液反應生成KAlO2溶液),生成沉淀與通入CO2的量的關系可表示為
16、某氣體由H2、CO2、CO、CH4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①將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現渾濁現象②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有紅色固體生成③將氣體點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渾濁現象,導出后再通入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變藍色。推斷該氣體成分,合理的是
A、H2、CO B、CO C、CO2、H2 D、CO2、CH4
15、t℃時,在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銅粉末,溶液保持t℃,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有藍色晶體析出 ②飽和溶液總質量不變 ③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減少 、茱柡腿芤褐腥軇┵|量減少 ⑤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減少 ⑥飽和溶液的濃度不變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⑥ D、①⑤
14、在有機化合物中,有一大類物質的分子組成具有Cm(H2O)n的特征,我們稱它為糖類。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種糖類,可以把它寫成C6n(H2O)5n的形式。現有下列物質:
①蔗糖 C12H22O11 ②纖維素(C6H10O5)n ③苯酚C6H6O ④葡萄糖C6H12O6 ⑤氨基乙酸C2H5O2N ,其中屬于糖類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
13、做電解水的實驗時,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將4克NaOH加入到55克水中完全溶解,電解一段時間后產生了1克H2。此時溶液中的NaOH的質量分數是
A.8.7% B.8% C.7.3% D.6.8%
12、將Na2CO3·10H2O與NaHCO3的混合物mg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水溶液,測得溶液中鈉離子的質量為0.92g,若將該溶液蒸干灼燒直至質量不變,可得固體的質量為
A 2.55g B 2.12g C 1.86g D 無法計算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