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 下列對熔、沸點變化規(guī)律敘述正確的是( )
(A) 同主族元素的單質,熔點都隨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而升高。
(B) 鹵化氫的沸點隨 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升高。
(C) 烷烴沸點隨分子中的碳原子數(shù)增多而升高;當分子中碳原子相等時,支鏈越少,
其沸點越高。
(D) 低級飽和脂肪鹵代烴的沸點隨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增多而降低。
3. 下列八種工業(yè)生產(chǎn),可直接用到石灰石的是( )
① 煉鐵 、 煉鋼 、 制硅酸鹽水泥 ④ 制普通玻璃
、 制漂白粉 、 制電石 ⑦ 制波爾多液 、 制過磷酸鈣肥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⑧
2. 下列微粒的空間結構呈正四面體,但鍵角不是109 度28分的是( )
(A) 白磷P4 (B) 四氯化碳CCl4
(C) 銨根離子 NH (D) 磷化氫PH3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He 4 C12 N 14 O 16 Na 23
Mg24 Al 27 S32 Cl35.5 Zn 65
1. 工業(yè)上制取鎂粉的方法是將鎂的蒸氣進行冷卻,其中下列最適宜的方法是( )
(A) 在氮氣的容器內冷卻
(B) 在水中冷卻
(C) 在氫氣中冷卻
(D) 在二氧化碳氣體里冷卻
有A、B兩種溶液,A是把蒙有10.2克氧化鋁的鋁條放入1升1.5摩/升熱NaOH溶液里,過會兒取出鋁條,溶液增重12.6克。B是把蒙有氧化鋁的鋁條放入1升0.9摩/升的硫酸溶液,過會兒取出鋁條,溶液增重25.2克。假設A、B兩溶液最后的體積仍為1升。
回答下列問題:
A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其物質的量的濃度是多少?
6. 某液態(tài)有機物A6.2 克與足量鎂粉反應,生成2.24 升H2(標準狀態(tài)下),A與Na2CO3溶液不反應;在同溫同壓下測得A氣體的密度為CO2氣體密度的1.41倍。A分子內脫水可得B,A分子間脫水可得C或D。A氧化得E,E再氧化得F。A與F脫水可得G或H。
(1) 推斷、寫出結構簡式: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答:
(2) 寫出A與F分子間脫水的化學方程式.
答:
(1) 將A跟哪種物質的溶液反應可得到一種鈉鹽,
其化學式為C7H5O3Na?( )
(A) NaOH (B) Na2S
(C) NaHCO3 (D) NaCL
(2)水楊酸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酚類,但是不屬于酯類、也不屬于羧酸類的化合物必定含
有_____基! ( )
(A) 羥基 (B) 羧基
(C) 醛基 (D) 酚基
5. 在298K時,向V 升真空容器內通入N 摩SO2和M 摩H2S。
(1) 若N = 2 時,則當M 〉( )時,反應后容器內氣體的密度最小。
(2) 若2N 〉M ,則反應后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量差為( )克。
(3) 若5N = M ,且反應后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量之和為48克,則N+M=( ).
3. 將自然界的礦物膽礬(CuSO4·5H2O)溶于水中,若遇到黃鐵礦(FeS2),就會發(fā)生反應,生成輝銅礦(Cu2S)、硫酸亞鐵和硫酸。在有些礦區(qū)見到的具有強酸性、強腐蝕性的地下水,俗稱“黑水”,就是經(jīng)過這種反應產(chǎn)生的。
14CuSO4 + 5Fe2S + 12H2O = 7Cu2S + 5FeSO4 + 12H2SO4.反應中,
被氧化的硫原子與被還原的硫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1).原兩種黑色粉末的名稱是(碳)和(二氧化錳);
判斷對錯:( )
W 鹽的化學式為( ALCL3 )。
判斷對錯:( )
(2). X 與Mg 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 + 2Mg = 2MgO + C.
判斷對錯:( )
(3). Z 溶液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NaHSO4 = Na + H
+ SO
.
判斷對錯: ( )
1. 如圖所示,在支管錐形瓶A中充滿等體積的H2S和NO氣體;在分液漏斗B中盛有淀粉碘 化鉀溶液;在錐形瓶的支管處用彈簧夾b夾緊,并充滿O2的氣球C。根據(jù)實驗,填寫:
|
(1).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a,將漏斗中的溶液緩慢的流入A中,
發(fā)生的變化是:( H2S 氣體溶于KI溶液中 )。
請判斷:( )
(2).松開彈簧夾b,氣球C逐漸_________,
錐形瓶A中的氣體 顏色立即變成__________. ( )
(A)增大 棕色 (B)縮小 紅色
(C)縮小 棕色 (D)增大 紅色
(3).錐形瓶A中的溶液開始變混濁,這是因為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
(A)2NO + O2 = 2NO2 (B) H2S + 2NO2 = 2HNO3 + S
(C)2KI + 2NO2 = 2KNO3 + I2 (D)以上都不對。
(4).錐形瓶A中的溶液開始變混濁,在溶液中變混濁的同時,
溶液出現(xiàn)淺藍色,這是因為( )
(A)2NO + O2 = 2NO2 (B)H2S + 2NO2 = 2HNO3 + S
(C)2KI + 2NO2 = 2KNO3 + I2 (D)以上都不對。
2. 在實驗室中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 把2毫升乙醇、1毫升濃硫酸裝入反應的試管中,再加入2毫升10% 的醋酸。
② 在收集試管中,裝入飽和的NaOH 溶液,組裝好全部裝置。
③ 將反應試管加強熱,保持劇烈沸騰。
④ 倒出收集試管中的上層液體,即得到產(chǎn)品乙酸乙酯。
指出以上①-④步驟中的主要錯誤,并回答有關問題:
錯誤處: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
(1).步驟③操作的作用是(應小心加熱,使酯化反應充分進行,并把乙酸乙酯蒸出)。
判斷對錯:( )
(2).收集試管中的導管為什么不能插入溶液中?
[答]:
(3).乙酸乙酯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將金屬鎂、鋁、鐵的單質分別投入到質量相等、濃度相同的稀硫酸中,待反應結束后,
各溶液的質量仍相等,則投入的鎂、鋁、鐵的質量比為( )
(A):
:
(B)
:
:
(C) :
:
(D)
: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