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學習小組做以下實驗: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應,溴水褪色。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們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與乙醛發(fā)生取代反應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飽和鍵,溴水可能與乙醛發(fā)生加成反應
③乙醛具有還原性,溴水可能將乙醛氧化為乙酸,Br2轉化為HBr
為探究哪一種猜想正確,一研究小組提出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檢驗褪色后溶液的酸堿性,確定其發(fā)生哪類反應
方案(二):測定反應前溴水中Br2的物質的量和反應后 Br-的物質的量確定其發(fā)生哪類反應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
(2)假設測得反應前溴水中Br2的物質的量為a mol,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 則說明溴水與乙醛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則說明溴水與乙醛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則說明溴水將乙醛氧化為乙酸
(3)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過量的AgNO3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固體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過計算,判斷溴水與乙醛發(fā)生的反應為 (填猜想序號),溴水與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若要檢驗出其中的碳碳雙鍵,其方法是 。
某學習小組做以下實驗: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應,溴水褪色。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們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與乙醛發(fā)生取代反應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飽和鍵,溴水可能與乙醛發(fā)生加成反應
③乙醛具有還原性,溴水可能將乙醛氧化為乙酸,Br2轉化為HBr
為探究哪一種猜想正確,一研究小組提出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檢驗褪色后溶液的酸堿性,確定其發(fā)生哪類反應
方案(二):測定反應前溴水中Br2的物質的量和反應后 Br-的物質的量確定其發(fā)生哪類反應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
(2)假設測得反應前溴水中Br2的物質的量為a mol,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 則說明溴水與乙醛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則說明溴水與乙醛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若測得反應后n(Br-)= mol,則說明溴水將乙醛氧化為乙酸
(3)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過量的AgNO3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固體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過計算,判斷溴水與乙醛發(fā)生的反應為 (填猜想序號),溴水與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若要檢驗出其中的碳碳雙鍵,其方法是 。
工業(yè)上常用鐵質容器盛裝冷濃酸。為研究鐵質材料與熱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
(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人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
(2)另稱取鐵釘6.0g放入15.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①甲同學認為X中除外還可能含有
。若要確認其中的
,應先用 選填序號)。K^S*5U.C#O%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學取336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發(fā)生反應: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經(jīng)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g。由于此推知氣體Y中
的體積分數(shù)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實驗中體積分數(shù)的結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量有
和Q氣體。為此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狀置(圖中夾持儀器省略)。
(3)裝置B中試劑的作用是 。
(4)認為氣體Y中還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為確認Q的存在,需在裝置中添加M于 (選填序號)。
a. A之前 b.A-B間 c.B-C間 d.C-D間
(6)如果氣體Y中含有,預計實驗現(xiàn)象應是 。
(7)若要測定限定體積氣體Y中的含量(標準狀況下約有28ml
),除可用測量
體積的方法外,可否選用質量稱量的方法?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
工業(yè)上常用鐵質容器盛裝冷濃酸。為研究鐵質材料與熱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
(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人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
(2)另稱取鐵釘6.0g放入15.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①甲同學認為X中除外還可能含有
。若要確認其中的
,應先用 選填序號)。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學取336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發(fā)生反應: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經(jīng)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g。由于此推知氣體Y中
的體積分數(shù)為 。
[探究二]
分析上述實驗中體積分數(shù)的結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量有
和Q氣體。為此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狀置(圖中夾持儀器省略)。
(3)裝置B中試劑的作用是 。
(4)認為氣體Y中還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為確認Q的存在,需在裝置中添加M于 (選填序號)。
a. A之前 b.A-B間 c.B-C間 d.C-D間
(6)如果氣體Y中含有,預計實驗現(xiàn)象應是 。
(7)若要測定限定體積氣體Y中的含量(標準狀況下約有28ml
),除可用測量
體積的方法外,可否選用質量稱量的方法?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