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堂资源在线,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高潮,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xx色综合

2009屆新課標物理考點預測(5)

機械能

一、考點介紹

縱觀近幾年高考,機械能考題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準確掌握功、平均功率、瞬時功率、動能、重力勢能等重要的概念及相關物理量的判斷和計算。準確理解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全部內容,熟練、掌握它們的運用方法,牢固樹立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能量守恒和能的轉化觀點。尤其是多次出現(xiàn)可用動量守恒和功能關系、能量守恒相結合的綜合壓軸題,且有的物理情境設置新穎,有的貼近于生活實際,這類問題對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要求較高,應注意這部分內容在解決實際綜合問題時的應用,能通過解決實際綜合問題培養(yǎng)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的能力,并注意處理這些問題時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二、高考真題

1.(2008年寧夏卷.理綜.18)一滑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線滑行,t=0時其速度為1 m/s。從此刻開始滑塊運動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塊的速度v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分別如圖1左和圖1右所示。設在第1秒內、第2秒內、第3秒內力F對滑塊做的功分別為則以下關系正確的是(  )                                             

圖1

試題詳情

  A.    B.     C.      D.

 

試題詳情

2.(2008年廣東卷.物理.3)運動員跳傘將經(jīng)歷加速下降和減速下降兩個過程。將人和傘看成一個系統(tǒng),在這兩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阻力對系統(tǒng)始終做負功

B.系統(tǒng)受到的合外力始終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統(tǒng)的重力勢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重力做的功相等

 

 

試題詳情

3.(2008年江蘇卷.物理.9)如圖2所示.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各系一個小球a和b,跨在兩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細桿上,質量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質量為m的b球從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當a球對地面壓力剛好為零時,b球擺過的角度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 =90°

試題詳情

  B. =45°

  C.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圖2

  D.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試題詳情

4.(2008年江蘇卷.物理.5)如圖3所示,粗糙的斜面與光滑的水平面相連接,滑塊沿水平面以速度運動.設滑塊運動到A點的時刻為t=0,距A點的水平距離為x,水平速度為.由于不同,從A點到B點的幾種可能的運動圖象如圖4所示,其中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  )         圖3

試題詳情

 

 

 

 

 

      

                             圖4

 

試題詳情


5.(2008年上海卷.物理.8)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Ek代表動能,Ep代表勢能,h代表下落的距離,以水平地面為零勢能面。圖5所示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  )

                                           圖5

試題詳情

6.(2008年海南卷.物理.3)如圖6所示,一輕繩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點,另一端系一小球.給小球一足夠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圓周運動.在此過程中,

   A.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試題詳情

B.重力對小球不做功

   C.繩的張力對小球不做功

D.在任何一段時間內,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總是等于小球動能的減少    圖6

 

試題詳情

7.(2008年江蘇卷.物理.7)如圖7所示,兩光滑斜面的傾角分別為30°和45°,質量分別為2m和m的兩個滑塊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通過滑輪連接(不計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分別置于兩個斜面上并由靜止釋放;若交換兩滑塊位置,再由靜止釋放.則在上述兩種情形中正確的有

A.質量為2m的滑塊受到重力、繩的張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B.質量為m的滑塊均沿斜面向上運動

C.繩對質量為m滑塊的拉力均大于該滑塊對繩的拉力 

試題詳情

D.系統(tǒng)在運動中機械能均守恒

 

 

圖7

試題詳情

8.(2008年廣東卷.物理.21)為了響應國家的“節(jié)能減排”號召,某同學采用了一個家用汽車的節(jié)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駛的要求的情況下,通過減少汽車后備箱中放置的不常用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車負載減少。假設汽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時,負載改變前、后汽車受到阻力分別為2000N和1950N。請計算該方法使發(fā)動機輸出功率減少了多少?

 

試題詳情

9.(2008年重慶卷.理綜.23.)滑板運動是一項非常刺激的水上運動,研究表明,在進行滑板運動時,水對滑板的作用力Fx垂直于板面,大小為kv2,其中v為滑板速率(水可視為靜止).某次運動中,在水平牽引力作用下,當滑板和水面的夾角θ=37°時(如圖8所示),滑板做勻速直線運動,相應的k=54 kg/m,入和滑板的總質量為108 kg,試求(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取,忽略空氣阻力):

試題詳情

                              圖8

(1)水平牽引力的大。唬2)滑板的速率;(3)水平牽引力的功率.

 

試題詳情

10.(2008年北京卷.理綜.23)風能將成為21世紀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風力發(fā)電機是將風能(氣流的功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主要部件包括風輪機、齒輪箱,發(fā)電機等。如圖9所示。

試題詳情

(1)利用總電阻的線路向外輸送風力發(fā)電機產(chǎn)生的電能。輸送功率,輸電電壓,求異線上損失的功率與輸送功率的比值;   

(2)風輪機葉片旋轉所掃過的面積為風力發(fā)電機可接受風能的面積。設空氣密度為p,氣流速度為v,風輪機葉片長度為r。求單位時間內流向風輪機的最大風能Pm;

在風速和葉片數(shù)確定的情況下,要提高風輪機單位時間接受的風能,簡述可采取的措施。                                      圖9

(3)已知風力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功率P與Pm成正比。某風力發(fā)電機的風速v19m/s時能夠輸出電功率P1=540kW。我國某地區(qū)風速不低于v2=6m/s的時間每年約為5000小時,試估算這臺風力發(fā)電機在該地區(qū)的最小年發(fā)電量是多少千瓦時。

試題詳情

三、名校試題

1.(浙江省2009屆高三第一輪復習單元試題.物理.6)下面關于摩擦力做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不做功

B.動摩擦力對物體一定做負功

C.一對靜摩擦力中,一個靜摩擦力做正功,另一靜摩擦力一定做負功

D.一對動摩擦力中,一個動摩擦力做負功,另一動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試題詳情

2.(山東濟南市2009屆高三11月教學質量檢測.物理.10)如圖10所示,在奧運比賽項目中,高臺跳水是我國運動員的強項。質量為m的跳水運動員進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減速運動,設水對他的阻力大小恒為F,那么在他減速下降高度為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為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nbsp;   )

試題詳情

A.他的動能減少了

試題詳情

B.他的重力勢能增加了

試題詳情

C.他的機械能減少了

試題詳情

D.他的機械能減少了                                  圖10

 

試題詳情

3.(上海市2009屆高三復習試題.物理.12)滑塊以速率靠慣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運動,當它回到出發(fā)點時速率為,且<,若滑塊向上運動的位移中點為A,取斜面底端重力勢能為零,則(    )www.njljs.cn

  

A.上升時機械能減小,下降時機械增大。

   B.上升時機械能減小,下降時機械能也減小。

   C.上升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上方。

D.上升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在A點下方。

 

試題詳情

4.(江蘇南京市2008年高三總復習試卷.物理.9)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可以測量快速變化的力。如圖11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彈性繩中拉力隨  時間的變化圖線。實驗時,把小球舉高到繩子的懸點O處,然后讓小球自由下落。從此圖線所提供的信息,判斷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t1時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時刻繩子最長

      C.t3時刻小球動能最小                                  圖11

      D.t3與t4時刻小球動能相同

 

試題詳情

5.(2008年江蘇南京一中11月月考試題.物理.15)如圖12是打秋千的示意圖,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點所示),繩與豎直方向成角,人的重心到懸點O的距離為;從A點向最低點B運動過程中,人由直立狀態(tài)自然下蹲,在B點人的重心到懸點O的距離為;在最低點處,人突然由下蹲變成直立狀態(tài)(人的重心到懸點O的距離恢復為)且保持該狀態(tài)到最高點C.設人的質量為m,踏板和繩的質量不計,空氣阻力不計.求:

 (1)人剛到最低點B還處于下蹲狀態(tài)時,兩根繩中的總拉力F為多大?

試題詳情

(2)人到達左端最高點C時,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多大?(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6.(浙江省2009屆高三第一輪復習單元試題.物理.17)

如圖13所示,將一顆小鋼珠由靜止釋放到盛有蓖麻油的

量筒中,下落不久鋼珠就開始作勻速直線運動.(量筒

中為什么不放清水而用蓖麻油?這是因為蓖麻油的密度

雖小于清水,但它對鋼珠產(chǎn)生的粘滯阻力卻大大超過清水)

1845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斯?托克斯(S.G.Stokes)

試題詳情

研究球體在液體中下落時,發(fā)現(xiàn)了液體對球體的粘滯阻力與球的半徑、速度及液體的種類有關,有,其中物理量η為液體的粘滯系數(shù),它與液體的種類及溫度有關.鋼珠在蓖麻油中運動一段時間后就以穩(wěn)定的速度下落,這一速度稱為收尾速度。

試題詳情

(1)實驗室的溫度為20.0℃ 時,蓖麻油的粘滯系數(shù)為0.986,請寫出它的單位.

試題詳情

(2)若鋼珠的半徑為2.00┨,鋼珠的質量為,在蓖麻油中所受的浮力為,求鋼珠在蓖麻油中的收尾速度。

試題詳情

(3)設量筒中蓖麻油的深度為H=40.0┩,鋼珠從液面無初速釋放,下沉至剛要到達筒底時,因克服粘滯阻力而產(chǎn)生的熱量為多少?

 

 

試題詳情

7.(山東省濟南一中2009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16)如圖14所示,質量為m的滑塊,放在光滑的水平平臺上,平臺右端B與水平傳送帶相接,傳送帶的運行速度為v0,長為L,今將滑塊緩慢向左壓縮固定在平臺上的輕彈簧,到達某處時突然釋放,當滑塊滑到傳送帶右端C時,恰好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1)試分析滑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情況。                  圖14

  (2)若滑塊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求釋放滑塊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

   (3)若滑塊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求滑塊在傳送帶上滑行的整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

 

試題詳情

8.(廣東中山龍山中學09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試卷.物理.16)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60KW,汽車的質量為。當汽車在足夠水平路面從靜止以0.6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汽車在水平路面能達到的最大速度vm1

(2)汽車在水平路面做勻加速運動能維持多長時間?

(3)在10s 末汽車的瞬時功率多大?20s末汽車的瞬時功率又是多少呢?

試題詳情

(4)若汽車以vm1速度駛上一傾角為的足夠長的斜面()。簡要描述汽車作何運動,并求出在此斜面上最終速度vm2(已知汽車在行駛中所受路面阻力恒定為重力的0.1倍,g取10m/s2

 

試題詳情

9.(江蘇淮安、連云港、宿遷、徐州四市2008第三次調研度卷.物理.18)如圖15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為0.4m處,水平固定一根長直光滑桿,在桿上P點固定一定滑輪,滑輪可繞水平軸無摩擦轉動,在P點的右邊,桿上套有一質量m=2kg小球A。半徑R=0.3m的光滑半圓形細軌道,豎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圓心O在P點的正下方,在軌道上套有一質量也為m=2kg的小球B。用一條不可伸長的柔軟細繩,通過定滑輪將兩小球連接起來。桿和半圓形軌道在同一豎直面內,兩小球均可看作質點,且不計滑輪大小的影響,g取10m/s2,F(xiàn)給小球A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55N。求:

  (1)把小球B從地面拉到P點正下方C點過程,力F做的功;                                              

  (2)小球B運動到C處時的速度大小;                        圖15

  (3)小球B被拉到離地多高時與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

 

試題詳情

10.(廣東中山龍山中學09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試卷.物理.13)如圖16所示,質量20kg的物體從光滑曲面上高度m處釋放,到達底端時水平進入水平傳送帶,傳送帶由一電動機驅動著勻速向左轉動,速率為3m/s.已知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1.(g取10m/s2

試題詳情

   (1)若兩皮帶輪之間的距離是6m,物體沖上傳送帶后就移走光滑曲面,物體將從哪一邊離開傳送帶?通過計算說明你的結論.

   (2)若皮帶輪間的距離足夠大,從M滑上到離開傳送帶的整個過程中,由于M和傳送帶間的摩擦而產(chǎn)生了多少熱量?                              

圖16

 

試題詳情

11.(江蘇省南京市2008屆高三質量檢測.物理.14)如圖17所示,某要乘雪橇從雪坡經(jīng)A點滑到B點,接著沿水平路面滑至C點停止。人與雪橇的總質量為70kg。右表中記錄了沿坡滑下過程中的有關數(shù)據(jù),開始時人與雪橇距水平路面的高度h=20m,請根據(jù)右表中的數(shù)據(jù)解決下列問題:

   (1)人與雪橇從A到B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多少?

   (2)設人與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的大小。

   (3)人與雪橇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所對應的距離。(取g=10m/s2

位置

A

B

試題詳情

<blockquote id="4lk1z"><p id="4lk1z"></p></blockquote>

<cite id="4lk1z"><track id="4lk1z"></track></cite>
<cite id="4lk1z"><track id="4lk1z"></track></cite>

速度(m/s)

試題詳情

2.0

試題詳情

12.0

0

時刻(s)

0

試題詳情

4.0

試題詳情

10.0

                                                             圖17

 

試題詳情

12.(江蘇如東、啟東2008屆期中聯(lián)合測試.物理.17)如圖18所示,一輕繩繞過無摩擦的兩個輕質小定滑輪O1、O2和質量mB=m的小球連接,另一端與套在光滑直桿上質量mA=m的小物塊連接,已知直桿兩端固定,與兩定滑輪在同一豎直平面內,與水平面的夾角θ=60°,直桿上C點與兩定滑輪均在同一高度,C點到定滑輪O1的距離為L,重力加速度為g,設直桿足夠長,小球運動過程中不會與其他物體相碰.現(xiàn)將小物塊從C點由靜止釋放,試求:                                                 圖18

(1)小球下降到最低點時,小物塊的機械能(取C點所在的水平面為參考平面);

(2)小物塊能下滑的最大距離;

(3)小物塊在下滑距離為L時的速度大小.

 

試題詳情

13.(廣東(僑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試題卷.物理.12)(1)在“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9甲所示的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1)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

(2)改變木板的傾角,以重力的一個分力平衡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力

(3)用細線將木板上的小車通過一個定滑輪與懸吊的砂桶相連

(4)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5)測出s、s1、s2(如圖19乙所示),查得打點周期為T.

判斷重力的一個分力是否已與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證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實驗還需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試題詳情

探究結果的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圖19

 

 

試題詳情

14.(廣東中山龍山中學09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試卷.物理.12))用

如圖20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

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

試題詳情

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

帶上的點痕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 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 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C. 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

D. 釋放懸掛紙帶的夾子,同時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圖20

E. 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 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或者操作不當?shù)牟襟E,將其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內,并說明其原因。

答:                                                                        

                                                             (寫在答題卷上)

試題詳情


(2)利用這個裝置也可以測量重錘下落的加速度a的數(shù)值。如圖21所示,根據(jù)打出的紙

                                    圖21

帶,選取紙帶上的連續(xù)的五個點A、B、C、D、E,測出A距起始點O的距離為s0,點AC間的距離為s1,點CE間的距離為s2,使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根據(jù)這些條件計算重錘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_。

(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動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重錘下落的過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過該實驗裝置測阻力的大小。若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裙J的較準確的值為g,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        ____。試用這些物理量和上圖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符號表示出重錘在下落的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_  __      ____。

 

(一)文字介紹

試題詳情

預測2009的高考,本考點內容仍是熱點之一.試題有可能是選項題,也可能是綜合題.若是選項題,其考查的重點是功、功率、機械能、功能關系的這些基本概念;若是綜合題往往和動量守恒定律、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等知識一起來考查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功能關系的運用.還可能與生產(chǎn)、生活、科學技術相聯(lián)系以考查學生的建模能力.

(二 )考點預測題

試題詳情

1.一個質量為的物體靜止在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

試題詳情

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從開始,物體

受到一個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變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

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22所示。求83秒內物體的位移

試題詳情

大小和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

                                                              圖22

 

 

試題詳情

2.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關系如圖23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為4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為-2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為W。    

試題詳情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為-0.75W。            圖23

 

試題詳情

3.機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軌道做勻加速運動,所受的阻力始終不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車輸出功率逐漸增大

B.機車輸出功率不變

C.在任意兩相等時間內,機車動能變化相等

D.在任意兩相等時間內,機車動量變化大小相等

 

試題詳情

4.某司機為確定他的汽車上所載貨物的質量,他采用如下方法:已知汽車自身的質量為,當汽車空載時,讓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額定功率行駛,從速度表上讀出汽車達到的最大速度為.當汽車載重時,仍讓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額定功率行駛,從速度表上再讀出汽車達到的最大速度為.設汽車行駛時的阻力與總重力成正比.試根據(jù)以上提供的已知量求出車上所載貨物的質量.

 

試題詳情

5.如圖24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沿動摩擦因素為的水平面以初速度從A點出發(fā)到B點時速度變?yōu)?sub>,設同一物體以初速度點先經(jīng)斜面,后經(jīng)斜面點時速度變?yōu)?sub>,兩斜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長度之和等于AB的長度,則有(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不能確定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6.如圖25所示,斜面足夠長,其傾角為α,質量為m的滑塊,距擋板P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滑塊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塊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塊每次與擋板相碰均無機械能損失,求滑塊在斜面上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多少?

 

試題詳情

7.如圖26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著一輛小車,左側靠在豎直墻壁上,小車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點B與水平軌道BC相切,BC的長度是圓弧半徑的10倍,整個軌道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梢暈橘|點的物塊從A點正上方某處無初速下落,恰好落人小車圓弧軌道滑動,然后沿水平軌道滑行至軌道末端C處恰好沒有滑出。已知物塊到達圓弧軌道最低點B時對軌道的壓力是物塊重力的9倍,小車的質量是物塊的3倍,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物塊落人圓弧軌道時的能量損失。                                                     圖26

求 :⑴物塊開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軌道BC的豎直高度是圓弧半徑的幾倍;

⑵物塊與水平軌道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試題詳情

8.如圖27所示,位于豎直平面內的光滑軌道,有一段斜的直軌道和與之相切的圓形軌道連接而成,圓形軌道的半徑為R。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從斜軌道上某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然后沿圓形軌道運動。要求物塊能通過圓形軌道最高點,且在該最高點與軌道間的壓力不能超過5mg(g為重力加速度)。求物塊初始位置相對圓形軌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圍。                             

試題詳情

                                                                  

圖27

試題詳情

9.如圖28所示,卷揚機的繩索通過定滑輪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動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勢能

D.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0.面積很大的水池,水深為H,如圖28所示,水面上浮

著一正立方體木塊,木塊邊長為a,質量為m,密度為水

試題詳情

.開始時木塊靜止,有一半沒入水中,現(xiàn)用力F將木

塊緩慢地壓入池底,不計摩擦,則從木塊起始到剛好完全          圖28

沒入水中的過程中池水勢能的改變量為      ,從

木塊起始到停在池底的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為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1.如圖29所示裝置可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擺錘A

拴在長L的輕繩一端,另一端固定在O點,在A上放一個

試題詳情

小鐵片,現(xiàn)將擺錘拉起,使繩偏離豎直方向角,由靜止

開始釋放擺錘,當其到達最低位置時,受到豎直擋板P

阻擋而停止運動,這時鐵片將作平拋運動而飛離擺錘,用

刻度尺量出鐵片的水平位移為s,下落高度為H.

(1)要驗證擺錘在運動中機械能守恒,必須求出擺錘      

初始位置離最低點的高度,其高度應為      ,同時           圖29

還應求出擺錘在最低點時的速度,其速度應為    .

(2)用實驗中測量的物理量寫出證明擺錘在運動中機械能守恒的關系式為     .

 

試題詳情

12. 一同學要研究輕質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改變量的關系,他的實驗如下: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著與桌子邊緣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輕質彈簧,其左端固定,右端與質量為m的一個鋼球接觸,當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小鋼球恰好在桌子邊緣,如圖30所示.讓鋼球向左壓縮彈簧一段距離后由靜止釋放,使鋼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飛行后落到水平地面,水平距離為s.

試題詳情

  (1)請你推導出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小鋼球質量m、桌面離地面高度h、水平距離s等物理量的關系式.

  (2)彈簧長度的壓縮量x與對應的鋼球在空中飛行的水平距離s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試題詳情

文本框: 彈簧長度壓縮量x/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鋼球飛行水平距離s/m	1.01	1.05	2.01	2.48	3.01	3.50

  從上面的實驗數(shù)據(jù),你猜測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的壓縮量x之間有關系?為什么?

 

 

 

 

 

 

 

 

 

 

試題詳情

高考真題

1.【解析】本題考查v-t圖像、功的概念。力F做功等于每段恒力F與該段滑塊運動的位移(v-t圖像中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第1秒內,位移為一個小三角形面積S,第2秒內,位移也為一個小三角形面積S,第3秒內,位移為兩個小三角形面積2S,故W1=1×S,W2=1×S,W3=2×S,W1<W2<W3

【答案】B

2.【解析】運動員跳傘下降的過程中,空氣阻力與運動方向相反,所以阻力對系統(tǒng)始終做負功.故選項A正確;加速下降時,合外力向下,減速下降時,合外力向上;B項錯,因是向下重力勢能減小,C錯;因系統(tǒng)是變速運動,.任意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不同,所以選項D錯.

【答案】A

3.【解析】考查向心加速度公式、動能定理、功率等概念和規(guī)律。設b球的擺動半徑為R,當擺過角度θ時的速度為v,對b球由動能定理:mgRsinθ= mv2,此時繩子拉力為T=3mg,在繩子方向由向心力公式:T-mgsinθ = m,解得θ=90°,A對B錯;故b球擺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一直機械能守恒,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先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然后逐漸減小到零,故重力的瞬時功率Pb = mgv先增大后減小,C對D錯。

【答案】AC

4.【解析】考查平拋運動的分解與牛頓運動定律。從A選項的水平位移與時間的正比關系可知,滑塊做平拋運動,摩擦力必定為零;B選項先平拋后在水平地面運動,水平速度突然增大,摩擦力依然為零;對C選項,水平速度不變,為平拋運動,摩擦力為零;對D選項水平速度與時間成正比,說明滑塊在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有摩擦力,故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D圖像所顯示的情景,D對。本題考查非常靈活,但考查內容非;A,抓住水平位移與水平速度與時間的關系,然后與平拋運動的思想結合起來,是為破解點。

【答案】D

5.【解析】由機械能守恒定律:EP=E-EK,故勢能與動能的圖像為傾斜的直線,C錯;由動能定理:EK =mgh=mv2=mg2t2,則EP=E-mgh,故勢能與h的圖像也為傾斜的直線,D錯;且EP=E-mv2,故勢能與速度的圖像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B對;同理EP=E-mg2t2,勢能與時間的圖像也為開口向下的拋物線,A錯。

【答案】B

6.【解析】斜面粗糙,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繩子拉力,由于除重力做功外,摩擦力做負功,機械能減少,A、B錯;繩子張力總是與運動方向垂直,故不做功,C對;小球動能的變化等于合外力做功,即重力與摩擦力做功,D錯。

【答案】C

7.【解析】考查受力分析、連接體整體法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每個滑塊受到三個力:重力、繩子拉力、斜面的支持力,受力分析中應該是按性質分類的力,沿著斜面下滑力是分解出來的按照效果命名的力,A錯;對B選項,物體是上滑還是下滑要看兩個物體的重力沿著斜面向下的分量的大小關系,由于2m質量的滑塊的重力沿著斜面的下滑分力較大,故質量為m的滑塊必定沿著斜面向上運動,B對;任何一個滑塊受到的繩子拉力與繩子對滑塊的拉力等大反向,C錯;對系統(tǒng)除了重力之外,支持力對系統(tǒng)每個滑塊不做功,繩子拉力對每個滑塊的拉力等大反向,且對滑塊的位移必定大小相等,故繩子拉力作為系統(tǒng)的內力對系統(tǒng)做功總和必定為零,故只有重力做功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D對。

【答案】BD

8.【解析】(1),由

  ①     ②

【答案】

9.【解析】(1)以滑板和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9所示

由共點力平衡條件可得

   ①  ②                              

由①、②聯(lián)立,得F =810N

(2)     m/s

(3)水平牽引力的功率P=Fv=4050 W

【答案】4050 W

10.【解析】(1)導線上損失的功率為P=I2R=(

損失的功率與輸送功率的比值

(2)(2)風垂直流向風輪機時,提供的風能功率最大.

單位時間內垂直流向葉片旋轉面積的氣體質量為pvS,S=r2

風能的最大功率可表示為

P風=

采取措施合理,如增加風輪機葉片長度,安裝調向裝置保持風輪機正面迎風等。

(3)按題意,風力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為P2=kW=160 kW

最小年發(fā)電量約為W=P2t=160×5000 kW?h=8×105kW?h

【答案】(1)9kW(2)  (3)8×105kW?

名校試題

1.【解析】一對靜摩擦力的作用點不發(fā)生相對移動,它們的合功為零,它們的功可以一正一負;可以都為零;一對動摩擦力的作用點發(fā)生相對移動,它們的合功為負值,它們的功可以一正一負;可以一零一負;可以兩負.

【答案】C

2.【解析】動能減少應是合力功為所以選項A錯,重力勢能減少了重所以選項B錯;機械能的減少應是除重力外,其它力所做的功,故選項D正確.

【答案】D

3.【解析】由<可知,斜面與滑塊間有摩擦,滑塊無論上升還是下降時,都有機械能損失,故B正確.為判斷C、D的情況,可先求出斜面中點A的動能和勢能情況,滑塊初始機械能①,滑塊在斜面中點A的速度,在A點的機械能②.聯(lián)立①②式得:

,而因斜面與滑塊間有摩擦,知,所以,動能和勢能相等的位置應出現(xiàn)在A點之上,因此選(BC)

【答案】BC

4.【解析】小球自由下落時繩中拉力為零;t1時刻繩子拉緊并開始伸長,因為重力大于繩中拉力且拉力逐漸增大,故小球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加速度為零的時刻速度最大;然后繩子繼續(xù)拉伸,因為繩中拉力大于重力且拉力繼續(xù)增大,故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t2時刻速度為零而繩子最長,所以答案B正確;再以后小球反方向先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再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t2時刻回到繩子原長的位置,t1時刻與t2時刻小球高度相等,繩子拉力為零,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的動能相等。由對稱性知t1時刻與t2時刻小球運動情況完全對應,故答案D正確。

【答案】BD

5.【解析】(1)如圖所示,以懸點為參考平面,人從點的自然下蹲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所以,即

,解得:

在最低點B處,,解得:

(2) 人在最低點處,突然由下蹲變成直立狀態(tài),人的內力做功,使人的機械能增加,之后,人從點的上擺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所以,即

,得:       

【答案】(1)   (2)

6.【解析】(1)因粘滯阻力,故有,其單位應是

(2)鋼珠穩(wěn)定下落時,其所受向上粘滯阻力F與、mg平衡,有

       得:

(3)根據(jù)總能量守恒的方法:

鋼珠下落過程中損失的勢能 轉化為鋼珠的動能,以及與鋼珠同樣大小的油滴上升至液面處的動能和勢能,還有鋼珠克服粘滯阻力而產(chǎn)生的熱量Q,其中油滴重力.

      

       

【答案】(1) 。2) 。3)

7.【解析】(1)若滑塊沖上傳送帶時的速度小于帶速,則滑塊在帶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加速運動;若滑物沖上傳送帶時的速度大于帶速,則滑塊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減速運動。

   (2)設滑塊沖上傳送帶時的速度為v,在彈簧彈開過程中,

    由機械能守恒

    設滑塊在傳送帶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

    由牛頓第二定律:

    由運動學公式

    解得:

   (3)設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為t,則t時間內傳送帶的位移s=v0t

       

    滑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位移  

    相對滑動生成的熱量

    解得:

【答案】(1)若滑塊沖上傳送帶時的速度小于帶速,則滑塊在帶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加速運動;若滑物沖上傳送帶時的速度大于帶速,則滑塊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勻減速運動;(2)(3)

8.【解析】(1)汽車達到最大速度時,有:

   (2)經(jīng)t時間,汽車勻加速達到額定功率時,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由運動學規(guī)律有:        

        而                      解得 t = 15.625s                   

   (3)t=10s時,汽車還處于勻加速階段,

牽引力   瞬時速度          

        所以此時汽車的瞬時功率 

        t=20s時,汽車已經(jīng)達到額定功率,故汽車的瞬時功率P=60KW 

   (4)汽車保持額定功率駛上斜面,由于行駛阻力增大,汽車牽引力增大,汽車作加速度不斷減小的減速運動,直至達到最終速度勻速行駛。   

        行駛阻力     

        所以    

   【答案】(1)(2)  t = 15.625s (3)  P=60KW   (4)

9.【解析】(1)小球B運動到P點正下方過程中的位移為(m)

   得:WF=FxA=22J

(2)由動能定理得     代入數(shù)據(jù)得:v=4m/s

⑶當繩與圓環(huán)相切時兩球的速度相等。

=0.225m

【答案】(1)22J  (2)v=4m/s  (3)0.225m

10.【解析】(1)物體將從傳送帶的右邊離開。                      

    物體從曲面上下滑時機械能守恒,有           

    解得物體滑到底端時的速度               

    以地面為參照系,物體滑上傳送帶后向右做勻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零,期間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加速度大小為

    物體從滑上傳送帶到相對地面速度減小到零,對地向右發(fā)生的位移為

     表面物體將從右邊離開傳送帶。

 (2)以地面為參考系,若兩皮帶輪間的距離足夠大,則物體滑上傳送帶后向右做勻減速運動直到速度為零,后向左做勻加速運動,直到速度與傳送帶速度相等后與傳送帶相對靜止,從傳送帶左端掉下,期間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加速度大小為

   

    取向右為正方向,物體發(fā)生的位移為 

    物體運動的時間為                                    

    這段時間內皮帶向左運動的位移大小為

    物體相對于傳送帶滑行的距離為       

物體與傳送帶相對滑動期間產(chǎn)生的熱量為

【答案】(1)物體將從傳送帶的右邊離開(2)

11.【解析】(1)從A到B的過程中,人與雪橇損失的機械能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E=9.1×103J  

(2)人與雪橇在BC段做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N     

(3)由動能定得得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x=36m 

【答案】(1)9.1×103J(2)(3)x=36m

12.【解析】(1)設此時小物塊的機械能為E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2)設小物塊能下滑的最大距離為sm,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代入解得                                                        

(3)設小物塊下滑距離為L時的速度大小為v,此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B,則

                                                                               

                                                   

 解得                                        

【答案】(1)   (2)

(3)

13.【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與《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的遷移能力、誤差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及從圖表歸納所需信息能力?疾檫壿嬐评砟芰、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

【答案】紙帶上點跡間距相等      小車的質量M、砂桶的質量m

    

14.【解析】①步驟B是錯誤的。應該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步驟D是錯誤的,應該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步驟C不必要,因為根據(jù)測量原理,重錘的動能和勢能中都包含了質量m,可以約去。

③重錘的質量m  由牛頓第二定律:  代入a 得F=   

【答案】②

③重錘的質量m      

考點預測題

1.【解析】當物體在前半周期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1-μmg=ma1

a1=( F1-μmg)/m=(12-0.1×4×10)/4=2m/s2

當物體在后半周期時,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2+μmg= ma2

a2=( F2+μmg)/m=(4+0.1×4×10)/4=2m/s2

前半周期和后半周期位移相等 x1=1/2at 2 =0.5×2×22 =4m

一個周期的位移為 8m 最后 1s 的位移為 3m

83 秒內物體的位移大小為 x=20×8+4+3=167m

一個周期 F 做的功為 w1=(F1-F2)x1=(12-4)4=32J

力 F 對物體所做的功 w=20×32+12×4-4×3=681J                

【答案】681J

 2.【解析】設物體在第1秒的加速度為a,則第1秒的合外力為F=Ma,由圖2可知,物體從第3秒末到第7秒末的加速度為第1秒內的一半,方向相反,所以其合外力也為第1秒內的一半,方向相反。但第3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是第1秒內的兩倍,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是第1秒內的兩倍,但其方向相向。顯然第5秒末到第7秒末這一過程合力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合外力做正功,大小為W,故選項C正確。同理,第3秒末到第5秒末這一過程合力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反,合外力做負功,大小為-W。又因第5秒內的位移與第4秒合力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反,合力功為-0.25W,所以選項D也正確

【答案】CD

3.【解析】因機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其加速度不變,當所受的阻力始終不變時,機車的牽引力不變,若機車的速度增加,根據(jù)實際功率,其輸出功率逐漸增大,所以選項A正確;;因合外力不變,根據(jù)動理定理,在任意兩相等時間內,機車動量變化大小相等,故選項D也正確。

【答案】AD

4.【解析】設汽車行駛時的阻力與總重力的比例系數(shù)為μ

    汽車空載時 

    汽車載重時  解得:

【答案】

5.【解析】在水平面上,由動能定理

 

在斜面上,設左、右斜面傾角分別為α、β,左、右斜面長度分別為、

   由動能定理 

           所以 

【答案】B

6.【解析】滑塊在滑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機械能不斷減少;又因為滑塊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塊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所以最終會停在斜面底端。

在整個過程中,受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作用,其中支持力不做功。設其經(jīng)過和總路程為L,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答案】

7.【解析】此題物理過程分兩階段,開始只有物塊運動且只有重力做功,故運動到B的過程機械能守恒;之后物塊和小車是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合外力為零,應由動理與能量的觀點列式。

  ⑴.設物塊的質量為m ,其開始下落處酌位置距BC的豎直高度為h ,到達8點時的速度為v ,小車圓弧軌道半徑為R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H = 4R                              

    即物塊開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軌道BC的豎直高度是圓弧半徑的4倍。

⑵.設物塊與BC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F ,物塊滑到C點時與小車的共同速度為v ,物塊在小車上由B運動到C的過程中小車對地面的位移大小為s 。依題意,小車的質量為3 m ,BC長度為10 R 。由滑動摩擦定律,有

F = μm g                             

對物塊和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 v = (m + 3 m) ,                    

對物塊、小車分別應用動能定理,有  F(10 R + s )== m v′2mv2       

Fs == 3 m)v′2- 0                  解得μ= 0.3  

【答案】μ= 0.3

8.【解析】設物塊在圓形軌道最高點的速度為v,由機械能守         

 恒得 

物塊在最高點受的力為重力mg、軌道壓力N。

重力與壓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物塊能通過最高點的條件是    0                              

聯(lián)立上兩式得                                      

所以                                            

按題的要求,,得                      

故                                             

h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

9.【解析】木箱受四個力的作用,重力、拉力、摩擦力和支持力。從做功來看,而支持力不做功。拉力對木箱做正功,摩擦力和重力做負功。從能量轉化看,木箱的機械能和內能都在增加。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顯然,木箱增加的能量應等于F對木箱做的功;而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增加的的內能,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勢能。所以選項C、D正確。

【答案】CD

10.【解析】木塊起始到剛好完全沒入水中的過程中,體積的水重心升高了

(1)如圖木塊起始到剛好完全沒入水中的過程中,相當于把陰影部分的體積的水搬到了水面上,因水面積很大,可認為新水面高度不變,故體積的的水重心升高了,            

                   

(2) 法一:木塊起始到停在池底的過程中,分成兩階段:        圖30

一是木塊起始到剛好完全沒入水中,此過程中浮力是變力,其平均值

推力平均值

     推力做的功

  第二階段是木塊從剛沒入水中到池底,推力

      推力的功

      推力做的總功

法二:把木塊與全池的水作為一個系統(tǒng),推力作的功等于系統(tǒng)機械能的增量,即勢能的增量(因系統(tǒng)動能幾乎為零).

      

           

      

【答案】     

11.【解析】(1)下落的高度;因擺錘與鐵片一起運動到最低點,所以擺錘在最低點時的速度等于鐵片的平拋初速,由,得:.

(2) 設擺錘質量為m,由得:整理得:

【答案】    

12.【解析】(1)先求出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由,兩式得:

 再根據(jù)彈簧與小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2)由表格第1、3、4、5、6組數(shù)據(jù)可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彈簧長度壓縮量x與鋼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成正比,而第2組可能是測量的錯誤.所以彈性勢能與彈簧長度壓縮量x的平方成正比,即.

【答案】(1) (2)

 

 

 

 

<pre id="4lk1z"></pre><style id="4lk1z"></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