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堂资源在线,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高潮,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xx色综合

陜西師大附中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級地理試題

命題人:石莉群      審題人:屈景學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圖1是我國三大自然區(qū)圖,讀圖完成1-4題。

圖1

                 

1.根據(jù)三大自然區(qū)分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大自然區(qū)劃分的依據(jù)是氣候和植被

B.I區(qū)和II區(qū)的分界線是200mm等降水量線

C.地跨三大自然區(qū)的省區(qū)是甘肅省

D.流經(jīng)三大自然區(qū)的河流是長江

2.在I區(qū)內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排序正確的是(    )

A.農(nóng)作物:水稻、春小麥、冬小麥

B.植被: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

C.土壤:黑土、黃土、紅壤、磚紅壤

D.地貌:平原、高原、盆地

3.關于我國國土整治難度較大的原因,正確的敘述是(    )

  A.我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

B.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較快

C.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大

D.經(jīng)濟基礎比較薄弱,科技發(fā)展水平比較低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國土整治即大力發(fā)展一個區(qū)域的經(jīng)濟

B.進行跨流域調水,是解決地區(qū)間水資源嚴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徑

C.只有發(fā)展中國家才面臨國土整治問題

D.為了方便管理與實施,我國各地進行國土整治時應采取相同的措施

西昌(約102°E,28°N)、酒泉(約99°E,40°N)、太原(約112°E,38°N)是我國的三大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根據(jù)三地的地理位置回答5-7題。

5.按三大自然區(qū)的內部差異,三地所在的自然地區(qū)分別是(   )

  A.青藏高寒區(qū),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qū),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B.華南熱帶濕潤地區(qū),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qū),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C.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qū),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qū),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D.青藏高寒區(qū),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qū),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qū)

6.三地所處的地形單元分別是 (   )

A.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內蒙古高原    

B.橫斷山區(qū)、河西走廊、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

7.關于三地氣候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西昌氣溫的年較差最小          B.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多

C.西昌的年雨日最少              D.太原的氣溫年較差最大

8.有關我國東部季風區(qū)平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qū)

B.比較開闊的大平原均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

C.各平原區(qū)降水量均大于800mm

D.各平原區(qū)多為我國人口稠密,經(jīng)濟發(fā)達區(qū)

9.我國三大自然區(qū)的內部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    )

  A.東部季風區(qū)的南北差異―以熱量和地勢垂直分異為基礎的地域分異

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的東西差異―以水分為基礎的地域分異

C.青藏高寒區(qū)的垂直差異―以水分為基礎的地域分異

D. 東部季風區(qū)的南北差異―以水分為基礎的地域分異

10.西部大開發(fā)首先要(    )

  A.發(fā)展高新產(chǎn)業(yè),加快城市化進程   B.人口外遷,減輕環(huán)境壓力

C.治土改水,改造低產(chǎn)田           D.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11.下列敘述中,三大經(jīng)濟地帶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都臨海,都有大河入海口       B.都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

C.都有經(jīng)濟特區(qū)和對外開放城市   D.都有我國主要的商品糧產(chǎn)區(qū)

12.下列關于國土整治工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國土資源就是土地資源

B.國土規(guī)劃就是在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過程中對自然資源的調查和合理利用

C.國土立法就是保護各種自然資源的法規(guī)

D.國土整治主要包括國土規(guī)劃,國土立法和國土管理等工作

13.我國國土整治中涉及地區(qū)范圍最廣的是(    )

  A.“三北”防護林工程     B.小浪底工程

C.黃土高原綜合治理       D.黃河治理工程

14.有關現(xiàn)代化技術在國土整治中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

  A. R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B. GIS技術可感知遙遠地物

C.三S技術都是人的視力的延伸

D.GPS技術可在全球范圍內適時導航、定位

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據(jù)此回答15-17題。

15.該地應為我國的(    )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16.該區(qū)深厚的地表覆蓋物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長期風化的結果     B.流水沖積的結果

C. 風力沉積的結果         D.內力作用的結果

17.引起本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氣象災害    B.地質災害     C.墾荒        D.砍柴取薪

18.下列屬于黃土高原環(huán)境脆弱表現(xiàn)的是(    )

  A.地下礦產(chǎn)多,地面開礦多     

B.處于平原向山地過渡的地區(qū)

C.土壤遭到侵蝕,難以恢復原來的肥力

D.水旱災害頻繁

19.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

  ①打壩建庫  ②植樹種草  ③深耕改土  ④修基本農(nóng)田  ⑤平整土地 ⑥輪作套種

A.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①④⑤     D.②③⑥

29.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    )

①保持水土,開發(fā)利用水土資源  ②利用溝谷地、擴大種植業(yè)  ③建立有機、高效的農(nóng)林牧業(yè)生產(chǎn)體系  ④采用輪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21.整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為主,現(xiàn)代以人為因素為主

B.史前及現(xiàn)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為主

C.史前及現(xiàn)代水土流失都以人為因素為主

D.史前以人為因素為主,現(xiàn)代以自然因素為主

22.有關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正確敘述是(    )

  A.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是因為人類的不合理墾殖這一原因造成的

B.目前,黃土高原還有許多宜農(nóng)荒地,故應該加強這些宜農(nóng)荒地的墾殖,以緩解人地矛盾

C.今后黃土高原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方向為:退耕還林還草,走農(nóng)林牧綜合發(fā)展的道路

D.開礦是導致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為了防止水土流失,黃土高原今后只能發(fā)展第一產(chǎn)業(yè)

23.關于西北地區(qū)西部荒漠化的特征,正確表述的是(    )

  A.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B.烏蘭布和沙漠是地質時期形成的原生沙質荒漠

C.土地退化、下伏沙層裸露是科爾沁荒漠化的特征

D.塔克拉瑪干沙漠水資源貧乏但可利用,改造難度不大

24.下列關于西北地區(qū)荒漠化土地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半干旱農(nóng)墾區(qū)的周圍,由于過度農(nóng)墾,常見到斑點狀的荒漠化圈

B.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區(qū),由于過度放牧,土地沙漠化呈斑點狀及片狀分布

C.在干旱盆地邊緣地區(qū),主要是過度放牧,破壞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土地荒漠化多分布在盆地周圍

D.在內陸河流山麓沖積扇地區(qū),由于水資源利用不當,多分布在河流下游或扇緣的周圍

25.在荒漠化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人類活動                B.地表多疏松物質

C.干旱和多大風            D.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6.西北地區(qū)防治荒漠化核心是(    )

  A.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              

B.預防具有潛在荒漠化的土地

C.扭轉正在發(fā)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D.恢復已經(jīng)發(fā)生荒漠化的土地

 

下表反映了50年來科爾沁沙地重心的移動情況,據(jù)此回答27-28題。

年份

1949

1955

1960

1970

東經(jīng)

121.97

121.93

121.94

121.88

北緯

43.57

43.51

43.54

43.59

年份

1978

1985

1990

1995

東經(jīng)

121.86

121.75

121.80

121.71

北緯

43.63

43.80

43.68

43.84

 

27.從整體上看,科爾沁沙地重心的移動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動           B.向東北方向移動

C.向東南方向移動           D.向西南方向移動

28.導致科爾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現(xiàn)連片發(fā)展的主要成因是(    )

  A.農(nóng)牧交錯帶過度墾殖     

 B.過度樵采破壞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區(qū)嚴重超載放牧導致草場退化

D.水資源利用不當,浪費嚴重

29.形成西北地區(qū)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遠 ②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緯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0.我國居世界領先地位的治沙方法是(    )

 ①飛機播種和鉆孔深栽  ②設置沙障固沙  ③引水灌溉  ④封沙育草育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據(jù)此詩句,回答31-32題。

31.塑造“高峽出平湖”景觀的工程是

  A.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B.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C.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D.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

32.該工程投入使用后,對其影響評價正確的是(    )

  A.提高庫區(qū)水體自凈能力

B.為南水北調工程提供穩(wěn)定的、清潔的直接水源

C.控制上中游全部來沙和來水

D.調節(jié)中下游徑流,發(fā)揮削峰補枯作用

33.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是(    )

  A.資金      B.工程技術     C.移民    D.長江截流

34.下列關于三峽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三峽工程采取的是“多級開發(fā),一次建成,分期蓄水,一次性移民的建設方案  ②三峽工程具有巨大的環(huán)保作用  ③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位目標  ④三峽工程將減輕西南地區(qū)鐵路運輸?shù)膲毫?/p>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35.關于長江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敘述錯誤的是(    )

  A.三峽工程阻礙了中、上游航運的發(fā)展

B.在未來真正發(fā)揮其“低成本、大通量”的黃金水道作用

C.可為中、下游提供生產(chǎn)、生活水源

D.為南水北調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36.三峽工程的興建可從根本上改變長江(    )段的航運條件。

  A.嘉陵江     B.川江     C.揚子江     D.整個長江河段

37.治沙和防洪并舉的治理長江的主要手段是(    )

  A.造林種草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庫

38.關于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問題是(    )

  A.移民環(huán)境容量不足      B.人口文化素質較低

C.資金嚴重不足          D.鄉(xiāng)土觀念太強

39.開發(fā)性移民的最大優(yōu)點是(    )

  A.給移民安置住房       

B.給移民資金補償

C.給移民后的生產(chǎn)生活作全面安排

D.給庫區(qū)優(yōu)惠政策

40.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游的有利影響不包括(    )

  A.血吸蟲的防治                B.改善能源結構減輕污染

C.減少枯水期徑流量            D.減輕洞庭湖的萎縮和泥沙淤積

 

二.綜合題(60分)

41.讀圖2“我國三個地帶GDP的增長圖”,完成下列問題。(18分)

圖2

 

(1)1980-2004年,        地帶GDP增長最快,        地帶GDP增長最慢。(2分)

(2)三個地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差距在變大還是變。吭噺纳鐣徒(jīng)濟原因方面加以分析。(8分)

 

 

 

 

(3)中西部地帶今后應如何發(fā)展?(8分)

 

 

 

 

42.讀圖3,回答下列問題。(23分)

圖3

 

 

(1)A城市是     ,B山脈是       ,C鐵路是        ,D沙漠是

       。(4分)

(2)A所在平原是            ,它位于         之間,其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是                               。(7分)

(3)B山脈形成了           (省級行政區(qū))的分界線,它還是哪兩條分界線經(jīng)過的地方?①        ,②          。(4分)

(4)在圖示區(qū)域內,采用什么措施固定流沙?這種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效果如何?(8分)

 

 

43.讀圖4長江三峽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19分)

<sup id="pcan4"></sup>

圖4

 

 

(1)填寫圖中三峽的名稱:A        ,B         ,C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所在的峽谷是    (填字母)。(4分)

(2)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在此修建水利樞紐的原因            

                    。(4分)

(3)造成長江洪水災害的自然因素有哪些?(6分)

 

 

 

 

 

 

(4)長江三峽工程具有哪些方面的綜合效益?(5分)

 

 

 

 

 

 

 

 

 

 

 

 

 

 

 

 

 

 

 

 

 

 

 

 

 

陜西師大附中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級地理答題紙

一. 單項選擇題(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綜合題(60分)

41.(18分)

 

(1)                                        

 

(2)

 

 

 

 

 

 

 

 

(3) 

 

 

 

 

 

42.(23分)

(1)A                   B                          

 

C                   D                         

(2)                                                     

 

                                                           

 

                                                           

 

(3)                                                       

 

                                                            

 

(4)

 

 

 

 

 

 

 

43.(16分)

 

(1)                                                       

 

                                                            

 

(2)                                                        

 

                                                            

 

(3)

 

 

 

 

 

 

(4)

 

 

 

一 單項選擇題(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B

A

C

B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D

A

C

C

C

C

C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D

A

A

A

A

D

A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C

A

A

B

D

A

C

C

  二.綜合題(60分)

41.(18分)(1)東部  西部(2分)  (2)變大  ①東部地區(qū)近代工業(yè)發(fā)展最早,中、西部地區(qū)發(fā)展較晚;  ②在歷史時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不同,東部地區(qū)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放,有較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西部地區(qū)人們的思想觀念相對較落后;  ③東部地區(qū)的產(chǎn)業(yè)結構相對較優(yōu),第二、三產(chǎn)業(yè)遠大于第一產(chǎn)業(yè),而中、西部地區(qū)第一產(chǎn)業(yè)比重仍然相對較大,生產(chǎn)力水平較低。(8分)  (3)①充分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加快發(fā)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使這里進一步成為中國的能源和原材料生產(chǎn)基地;                                ②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③大力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 ④鞏固和發(fā)展農(nóng)業(yè)基礎(8分)

42.(23分)(1)銀川  賀蘭山  包蘭線  騰格里沙漠(4分)  (2)寧夏平原  賀蘭山  黃河  較充足的灌溉水源  光熱充足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7分)  (3)內蒙古自治區(qū)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  內流區(qū)和外流區(qū)的界線(4分)  (4)草方格沙障固沙技術  這種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用于保護交通干線非常有效(8分)

43.(16分)(1)瞿塘峽  巫峽  西陵峽  C(4分)(2)氣候濕潤,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  位于第二、第三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4分)(3)長江流經(jīng)的大部分是濕潤地區(qū),流域面積廣、支流多、干流汛期長、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   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時來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隨之襲來,多股洪水匯合在一起,長江干流就勢必會出現(xiàn)特大洪水(6分)(4)防洪、發(fā)電、航運以及養(yǎng)殖和供水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