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屆北京市崇文區(qū)高三統(tǒng)一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YCY第一卷(選擇題,共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K 39 Ca
40
一、(本卷共20小題,每小題6分,共1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3.關于熱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所以涉及熱現(xiàn)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
B.溫度升高,物體內(nèi)所有分子的運動速率變大
C.壓縮氣體,同時氣體向外界放熱,氣體溫度一定升高
D.摩擦力做功的過程中,一定有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
試題詳情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天然放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內(nèi)部有電子
試題詳情
B.發(fā)現(xiàn)質(zhì)子的核反應方程是:
試題詳情

D.從能級圖中可知,氫原子從n=2躍遷到n=1能級 釋放出的光子的能量高于n=8躍遷到n=2能級所 釋放出的光子的能量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A.原副線圈電壓比為
試題詳情
B.原副線圈電流比為
試題詳情
C.原副線圈電壓比為
試題詳情
D.變壓器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的比為
試題詳情
16.如圖所示,A是一個帶正電且電荷量為Q的帶電體,在距它中心L處的B點,放一帶負電且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q<<Q),所受庫侖力為F。移去點電荷q后,B點的場強(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B.大小為 ,方向與力F相同
試題詳情
C.大小為 ,方向與力F相反 D.大小為零
試題詳情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試題詳情
B.x=40m的質(zhì)點在t=0.5s時位移為最大 C.接收器t=1s時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軸負方向移動,則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頻率將變小
試題詳情

A.線框中總有感應電流存在 B.線框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總是在增加 C.線框受到的磁場力的方向有時向上,有時向下 D.線框在進入和穿出磁場時的感應電動勢大小一定相同
試題詳情

A.若水平面光滑,物塊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F
試題詳情
B.若水平面光滑,物塊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 F C.若物塊A與地面無摩擦,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物塊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μmg
試題詳情
D.若物塊A與地面無摩擦,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物塊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
試題詳情
20.如甲圖所示,在足夠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物塊A和B,其中物塊A連接一個輕彈簧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塊B以水平初速度 向著物塊A運動。物塊B與彈簧相互作用過程中,兩物塊始終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乙圖分別描繪了此過程A、B兩物塊的速度V、動能EA及所受彈力F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表示其關系的一組圖像是( ) A.④⑤ B.①⑥ C.③⑤ D.②⑥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11題180分)
試題詳情
21.(18分)(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電阻絲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其讀數(shù)為
. mm。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測量一工件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所示,此工件的直徑為 cm。
試題詳情
|
|

(2)如圖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學元件有光源、 遮光筒和其它元件,其中a、b、c、d各裝置的名稱依次是下列四個選項中的
。 對于某種單色光,為增加相鄰亮紋(或暗紋)間的距離,可采取的方法是
。 A.a(chǎn)單縫b濾光片c雙縫d光屏 B.a(chǎn)單縫b雙縫c濾光片d光屏 C.a(chǎn)濾光片b單縫c雙縫d光屏 D.a(chǎn)濾光片b雙縫c單縫d光屏
試題詳情

(3)現(xiàn)用伏安法較準確的測一個阻值約為30KΩ的電阻,可供選用的實驗儀器有( )
試題詳情
A.電源(電動勢3V,內(nèi)阻0.5Ω) B.電源(電動勢16V,內(nèi)阻2Ω C.電流表(量程0―1mA,內(nèi)阻250Ω)D.電流表(量程0―500μA,內(nèi)阻500Ω) E.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10KΩ) F.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50KΩ) G.滑動變阻器(阻值0―200Ω) H.開關和導線若干 ①實驗電路應選取的儀器是
(用字母表示); ②在下面方框圖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2.(16分)為了實驗“神舟六號”飛船安全著陸,在飛船距地面約1m時(即將著陸前的瞬間),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四臺發(fā)動機同時點火工作,使返回艙的速度由8m/s降至2m/s。設返回艙質(zhì)量為3.5×103Kg,減速時間為0.2s。設上述減速過程為勻變速直線運動,試回答和計算下列問題:(g取10m/s2) (1)在返加艙減速下降過程中,航天員處于超重還是失重狀態(tài)?計算減速時間內(nèi),航天員承受的載荷值(即航天員所受的支持力與自身重力的比值); (2)計算在減速過程中,返回艙受到四臺發(fā)動機推力的大小。
試題詳情

(1)正離子的電荷量q與其質(zhì)量m的比值; (2)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3)離子穿過勻強電場與穿過勻強磁場所用時間之比。
試題詳情
24.(20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3.0Kg的小車以1.0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車上AD部分是表面粗糙的水平軌道,DC部分是1/4光滑圓弧,整個軌道都是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小車所在空間內(nèi)有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和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電場強度E為40N/C,磁感強度B為2.0T。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1.0Kg、帶負電且電荷量為1.0×10-2C的滑塊以8.0m/s的水平速度向右沖上小車,當它通過D點時速度為5.0m/s(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g取10m/s2),求:(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滑塊從A到D的過程中,小車、滑塊組成的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試題詳情
(2)如果圓弧軌道半徑為1.0m,求滑塊剛過D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3)若滑塊通過D點時,立即撤去磁場,要使滑塊不沖出圓弧軌道,此圓弧的最小半徑.
試題詳情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