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縣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1分,共18分。請將唯一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入下表。)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元謀人 B.藍田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2.下列選項中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蔬菜的遺址是
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
3.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的墓葬中,有的隨葬品多達289件,有的小墓一件也沒有。這說明了什么現象
A.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 B.貧富分化加劇
C.出現了私有財產 D.等級觀念產生
4.陜西黃陵縣橋山上有一座黃帝陵,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人文初祖的含義是
A.黃帝在涿鹿打敗蚩尤
B.黃帝和我們有著血緣關系
C.黃帝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一時期經濟文化有很大發(fā)展
D.是就文化創(chuàng)造、文明初創(chuàng)來說的
5.“夏有亂政,而作禹刑”,這句話精確的解釋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人已經制定了刑法
C.夏朝階級矛盾尖銳
D.禹刑極為殘酷
6.我國古代通常使用的三種紀年法中沒有下列哪一項
A.干支紀年 B.帝號紀年 C.年號紀年 D.公元紀年
7.對“①國家產生 ②剩余產品 ③生產力發(fā)展 ④貧富分化”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8.西周將王族、功臣以及舊貴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諸侯,這種制度是
A.王位世襲制 B.禪讓制 C.分封制 D.嫡長子繼承制
9.下列哪一項內容屬于王位世襲
A.堯傳位于舜 B.舜傳位于禹
C.禹傳位于伯益 D.夏傳子,家天下
10.結合下圖回答,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政治經濟情況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印章封泥文字
D.簡帛文字
11.《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蓖吮苋岬墓适屡c誰有關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吳王闔閭
12.我國進入鐵器時代的時期是
A.商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zhàn)國時期 D.秦漢時期
13.齊桓公在爭霸戰(zhàn)爭中,打出“尊王攘夷”口號的真實目的是
A.贏得周天子的信任 B.發(fā)展齊國的政治影響力
C.表白自己無政治企圖 D.保護周天子共主的地位
14.對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工程的作用評價最恰當的是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路運輸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15.孔子對《韶》樂評價是“盡美矣,又盡善也!薄妒酚?孔子世家》載:“子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薄渡貥贰穫髡f在我國什么時間產生是
A.堯時 B.舜時 C.周文王時 D.齊桓公時
16.下列國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①桀 ②紂 ③周平王 ④周武王 ⑤周文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③④①⑤ D.①②⑤④③
17.
A.屈原 B.孔丘 C.商鞅 D.韓非
l8.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思想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
A.孔丘 B.孟軻 C.韓非 D.荀況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O分)
19.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約___年前到____年前,我們的祖國創(chuàng)造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源頭。
20.元謀人、北京人使用_______,過著采集、狩獵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使用_____,過著原始農耕生活。
21.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早期_____的產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了劇烈變化,我國由_____社會發(fā)展到____社會。
22.商朝疆域比夏廣大,東到____,西到____,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23.商、周的_______鑄造業(yè)規(guī)模宏大,工藝高超,種類繁多,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三、列舉題(6分)
24.列舉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要學派及代表人物
四、材料解析題(共1 6分)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3分)
③結合教材回答,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是什么?(1分)
④徙木為信的故事所蘊藏的傳統(tǒng)美德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響?(1分)
⑤商鞅變法對于我們今天社會的發(fā)展有什么啟示?(1分)
請結合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①孔子是什么時期的人,他是什么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2分)
②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
③孔子的三大歷史性貢獻是什么?(3分)
④請你說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名言(至少兩條)(2分)
⑤我們今天祭祀孔子有什么現實意義?(1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