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塊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為氧化鈉的金屬鈉樣品5.4g,將其投入94.7g 水中,放出1120mL H2(標準狀況下)。
(1)請寫出該樣品放入水中時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滴加酚酞后溶液顏色_______,由此可知溶液呈_______ (“酸性”“堿性” 、 或“中性”)。
(2)樣品中含金屬鈉_______g。
(3)所得的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
【答案】 2Na+2H2O=2NaOH+H2↑ Na2O+H2O= 2NaOH 變紅 堿性 2.3g 8%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鈉、氧化鈉與水的反應,有關混合物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1)金屬鈉已部分被氧化為氧化鈉,所以樣品放入水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Na2O+H2O=2NaOH。反應后生成的溶液為NaOH溶液,溶液呈堿性,滴加酚酞后溶液變紅色。
(2)n(H2)=1.12L22.4L/mol=0.05mol,根據方程式2Na+2H2O=2NaOH+H2↑,n(Na)=0.1mol,樣品中m(Na)=0.1mol
23g/mol=2.3g。
(3)由鈉生成的NaOH物質的量為0.1mol;樣品中氧化鈉的質量m(Na2O)=5.4g-2.3g=3.1g,n(Na2O)=3.1g62g/mol=0.05mol,根據方程式Na2O+H2O=2NaOH,由氧化鈉生成的NaOH物質的量為0.1mol;反應后共生成NaOH物質的量為0.1mol+0.1mol=0.2mol,共生成NaOH的質量為0.2mol
40g/mol=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為m(樣品)+m(H2O)-m(H2)=5.4g+94.7g-0.05mol
2g/mol=100g,則所得溶液中NaOH的質量分數(shù)為8g
100g
100%=8%。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一瓶無色澄清的溶液,可能由以下離子中的幾種組成: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請根據以下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回答問題:
步驟一:取適量待測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得到溶液A,并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步驟二:向溶液A加入足量稀鹽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步驟三:往B溶液中通入適量Cl2,得到黃褐色溶液C
(1)下列有關該溶液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 一定存在SO42-、I-、NH4+、SO32-
B. 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 可能存在CO32-、Cl-、Na+、K+
D. 可用AgNO3溶液確認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驟三得到黃褐色溶液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鹽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并加熱,通過現(xiàn)象也能得出步驟一、二相同的結論。
(4)對于溶液中還可能存在的陽離子,確認其存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不導熱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CO(g)和H2O(g),一定條件下使反應CO(g)+H2O(g) CO2(g)+H2(g)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 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c點
B. c點時反應進行的程度最大
C.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 △t1=△t2時,生成H2的物質的量:a~b段小于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廚房中用的食鹽、食醋都是電解質
B.95%的醫(yī)用酒精溶液可用于環(huán)境消毒
C.硅膠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
D.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鋼化玻璃都屬于硅酸鹽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已酮是工業(yè)上的一種重要有機合成原料和溶劑.實驗室制備原理為:,其反應的裝置示意圖如下(夾持裝置加熱裝置略去):
已知:
物質 | 沸點(℃) | 密度(g·cm-3,20℃) | 溶解性 |
環(huán)己醇 | 161.1(97.8) | 0.962 | 能溶于水 |
環(huán)已酮 | 155.6(95) | 0.948 | 微溶于水 |
(注:括號中的數(shù)據表示該有機物與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組成的恒沸物的沸點)
(1)制備產品。通過儀器B____(填儀器名稱)將酸性Na2Cr2O7和H2SO4混合溶被加到盛有環(huán)已醇的三頸燒瓶A中,通過______(填序號)方法加熱到55-60℃進行反應。
a.酒精燈加熱 b.油浴加熱 c.水浴加熱
(2)分離粗品。反應完成后,加入適量水,蒸餾,收集95-100℃的餾分(主要含環(huán)已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試解釋無法分離環(huán)己酮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提純環(huán)已酮。
①在收集到的粗品中加NaCl固體至飽和,靜置,分液。加入NaCl固體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加入無水MgSO4固體,除去有機物中________ (填物質名稱)。
③過濾,蒸餾,收集151-156℃餾分,得到精品。
(4)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________。
A.冷凝管的冷水應該從b進從a出
B.實驗開始時,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入反應液中,便于控制反應液的溫度
C.裝置B中也可加入Na2Cr2O7和稀鹽酸混合溶液
D.反應過程中,需不斷攪拌
(5)利用環(huán)已酮做萃取劑可分離含Co2+、Mn2+的溶液,根據下圖信息可判斷,將pH范圍控制在_______左右時可分離出M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用排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收集氯氣
B. 配制和保存硫酸鐵溶液常加入適量稀硫酸
C. 向氫氧化鎂懸濁液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溶液變澄清
D. 對2 HI (g) H2 (g) + I2 (g)的平衡體系,增大壓強使顏色變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及其化合物是我們熟悉的典型非金屬元素,研究它們的性質對于生產、生活、科研具有重要意義,請回答以下問題:
I.(1)圖為制取氨氣的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其中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實驗室制備氨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得到干燥的 NH3,可用_______做干燥劑。若有5.35g氯化銨參加反應,則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L.
II.銨鹽受熱易分解,如圖所示
(1)被加熱的鉑絲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燒杯C中發(fā)生反應可得到酸X,如圖:足量X的濃溶液與Cu反應,寫出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完畢后,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為______(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小組為了探究石蠟油(液態(tài)烷烴混合物)的分解產物,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石蠟油分解產物中含有烯烴,不含烷烴
B. 試管乙、丙中溶液均褪色,分別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C. 碎瓷片有催化和積蓄熱量的作用
D. 結束反應時,為防止倒吸,先撤出導管,再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