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50 mL 0.50 mol/L鹽酸與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實驗中改用60 mL 0.50 mol/L鹽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偏小 不相等 相等 產生的熱量與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若用溶液跟
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熱量偏高,但是中和熱的均是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
水時放出的熱,中和熱相等
【解析】(1)據(jù)中和熱測定中簡易量熱計構造可知,還缺少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熱量損失,使實驗測定的中和熱誤差更小。
(3)大燒杯上無硬紙板,在實驗過程中就會有熱量損失,從而使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偏低,使中和熱數(shù)值偏小。
(4)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 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劑
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導纖維的材料
C. 石英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常用材料
D. 石灰石和純堿均是生產普通玻璃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食用二氧化硫漂白過的食品,對人體的肝、腎臟等有嚴重損害。某科研小組設計實驗檢驗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卮鹣铝袉栴}:
(一)二氧化硫的制備
實驗室一般采用亞硫酸鈉與硫酸(濃硫酸與水1:1混合)反應制取二氧化硫:
A B C D E
(1)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硫,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最佳連接順序為: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二)二氧化硫性質的檢驗
將上述收集到的SO2通入下列裝置中,在一定溫度下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
(2)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序號 | 實驗現(xiàn)象 | 解釋原因 |
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 品紅試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 溶液變渾濁,有黃色沉淀生成 | SO2+2H2S=3S↓+2H2O |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Na2SO3可能部分變質,現(xiàn)需測定Na2SO3的純度,稱15.0g Na2SO3樣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KMnO4溶液20.00mL。達到滴定終點時錐形瓶中溶液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樣品中Na2SO3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改變0.1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隨pH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
]。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pH=1.2時,c(H2A)=c(HA-)
B. lg[K2(H2A)]=-4.2
C. pH =2.7時,c(HA-)>c(H2A)=c(A2-)
D. pH=4.2時,c(HA-)=c(A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100mL1Lmol-1的NaHCO3溶液分為兩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許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許Ba(OH)2固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兩份溶液中c(CO32-)的變化分別是( )
A.減小、減小B.增大、減小C.增大、增大D.減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s)+H2O(g)CO(g)+H2(g)。CO(g)的平衡物質的量濃度c(CO)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反應的ΔH>0
B. 若T1、T2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K1=K2
C. 通過加熱可以使B點變到C點
D. 在T2時若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則一定有v (正) < v (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離下列各組混合物時,可以按溶解、過濾、蒸發(fā)的順序操作的是( )
A.氫氧化鈉和氯化鈉B.氧化銅和銅粉
C.碳酸鈉和碳酸鈣D.氯化鋇和硝酸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的反應為:CO(g)+H2O(g )CO2(g)+H2(g)在427℃時的平衡常數(shù)是9,如果反應開始時,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濃度都為1mol/L,5min達到平衡。計算:
(1)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時用H2表示的反應速率__________。
(2)CO的轉化率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恒溫恒容條件下,下列敘述中不是可逆反應2A(g)+3B(g)2C(g)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單位時間生成amolA,同時消耗1.5molB;③各組分的濃度不再變化;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⑤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⑥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⑦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⑧A、B、C的分子數(shù)目比為2: 3: 2.
A. ⑤⑥⑧ B. ②⑤⑧ C. ①③④ D. ②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