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在不透明紙上用針扎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發(fā)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白紙上可看到一個清晰的燈絲光斑,有關這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這個實驗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B. 小孔成的像是一個倒立的像。
C. 保持燈和白紙的位置不動,向上移動小孔,像的大小將變大。
D. 保持小孔和白紙的位置不動,向上移動白熾燈,像的大小將不變。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在記錄第四次數(shù)據(jù)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1所示,請將讀數(shù)填在表內(nèi)空格中.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溫度/℃ | 82 | 86 | 90 | 98 | 98 | 98 | 98 |
(2)請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2中作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3)由圖線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 .
(4)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在交流時,發(fā)現(xiàn)各自測出的水的沸點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008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xiàn)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jù)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靜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 乙火炬一定靜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動自行車兩剎車手柄中各有一只開關S1和S2,在行駛中用任一只手柄剎車時,該手柄上的開關斷開,電動機(用符號表示)停止工作。圖中的電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 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如圖甲),使木塊在木板上做______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根據(jù)________的原理,得知摩擦力的大。
第二次:把木塊豎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乙),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第三次:把兩塊相同木塊疊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方法拉木塊(如圖丙),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⑴比較_______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⑵比較1、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我們一般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這樣既能看見物體的像,也能透過玻璃板看見另一側(cè)的物體,便于確定物體像的位置但在實驗中,由于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對研究成像規(guī)律也有影響。聰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兩塊小鏡子(該平面鏡的前表面為反射面)也完成了實驗,小明的實驗步驟如下:
(1)如圖甲所示,將兩塊平面鏡分開一定距離固定于不銹鋼框架上,將鉛筆A放在平面鏡前,可以看見鉛筆通過平面鏡成上下兩段不完整的_____像(選填“虛”或“實”),此像雖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____。
(2)小明用與鉛筆A完全一樣的鉛筆B找到了鉛筆A像的位置,他具體的操作是:_____。
(3)為了消除平面鏡厚度對物距和像距測量的影響,小明用圖乙的方法測出了物距和像距,圖丙為圖乙的簡化圖,圖丙中_____表示像距(選填“BD”或“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家用燃氣灶燒水時,把質(zhì)量為2kg,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100℃,共燃燒了0.02m3的天然氣,已知水的比熱容為C水=4.2×103 J/(kg℃),天然氣的熱值為q=8.4×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熱量____;
(2)0.02m3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____;
(3)燃氣灶燒水時的效率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一只發(fā)聲的小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nèi),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逐漸抽出,小鬧鐘的聲音逐漸____;
(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入玻璃罩內(nèi),小鬧鐘的聲音逐漸____;
(3)此實驗說明了____;
(4)小明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將兩層玻璃之間空氣做了抽真空處理,請你從聲學角度說說這樣做的好處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甲乙兩幅圖可以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
(2)在進行丙圖所示實驗時,某同學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時,聽到的鈴聲逐漸______;由此現(xiàn)象可以推理得出:________________。
(3)若小明擊打鼓面發(fā)聲1.5s后聽到了回聲,那么小明距離障礙物是_______米。
(4)如圖所示,小明同學為了研究聲音的特性,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一端伸出桌邊,并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請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實驗內(nèi)容:
小明同學利用該實驗裝置可以進行兩個實驗內(nèi)容的探究,分別是:探究音調(diào)和頻率的關系、_____________ ;以上兩個探究實驗都用到了物理學中一種重要的實驗方法,即: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