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體積
有關還是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
有關,某小組同學設計方案進行探究。
①現有可供選擇的物體如右表所示,在研究與
的關系時應選擇_____物體(選填“一個”或“多個”),并控制其浸入水中的體積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測出其受到的浮力。
②該小組同學經過討論完善方案后繼續(xù)實驗,將體積不同的物體逐漸浸入水中,測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實驗現象和數據如下表所示。
根據序號_______的實驗示意圖及數據,可得與
無關。
根據序號1和2和3中的實驗示意圖及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一物體浸入水中,__________。
③他們嘗試利用液體內部壓強知識闡述浮力產生的原因,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如圖所示:
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中時,如圖所示,請利用液體內部壓強知識推導出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__
【答案】 多個 不同 1與4或2與5 浮力與浸入液體的體積成正比 F浮=F2-F1=P2S-P1S=ρ液h3S-0=ρ液gV浸
【解析】①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普遍的規(guī)律,應選用不同體積的物體進行探究,故應選多個物體進行實驗;實驗中應控制應控制浸入水中的體積不同,測出其受到的浮力;
②由表格中的1和4或2和5中的數據可知,物體的體積不同,浸入水中的體積相同,浮力相同,故F浮與V物無關;
根據序號1和2和3中的實驗示意圖及數據可知,同一個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即結論是:同一物體浸入水中,浮力與浸入液體的體積成正比;
③由圖可知,上表面沒有浸入水中,則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
下表面受到的壓強為: ;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
.
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是一個用電壓表的示數反映溫度變化的電路原理圖,其中電源電壓U=4.5V且保持不變,電壓表量程為0~3V,R0是300Ω的定值電阻,R1是熱敏電阻,其電阻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若閉合開關S,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環(huán)境溫度為40℃時,熱敏電阻阻值是150Ω
B. 電壓表V示數越小,環(huán)境溫度越高
C. 環(huán)境溫度為0℃時,電壓表的示數是1.5V
D. 此電路允許的最高環(huán)境溫度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深圳卷】如圖甲是某電子秤的原理示意圖,R1為定值電阻,托盤下方的電阻R2為壓敏電阻,其電阻大小與托盤內所放物體質量m大小的關系圖如圖乙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6V保持不變.
(1)當托盤為空時,R2電阻________;
(2)若托盤為空時,電流表示數為I1=0.01A,求定值電阻R1的阻值;
(3)若放入某物體后,電流表示數為I2=0.02A,求該物體的質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箭頭表示水的物三態(tài)變化方向.
(1)請根據箭頭方向在圖中的方框內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
(______)
(2)在水的三態(tài)變化中放熱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值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請你根據圖示完成下表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的數據,小車全程是做勻速運動嗎?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上右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擺到豎直位置時,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將木塊撞出了一段距離.
實驗次數 | 鋼球質量/g | 鋼球下擺高度/cm | 木塊滑行距離/cm |
1 | 20 | 20 | 30 |
2 | 40 | 20 | 58 |
3 | 60 | 20 |
(1)本實驗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來判斷的.
(2)在第3次實驗中,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實驗,甲同學建議換用同樣較長的木板,乙同學建議換一個較大的木塊,丙同學建議降低鋼球下擺的高度.你認為應當采用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實驗數據和現象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度表示物體的________,常用溫度計利用了液體________的性質.如圖體溫計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為:________,示數是________.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__.體溫計讀數時________(能、不能)離開測量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芳用彈簧測力計、量筒和小桶測食用堿面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用調節(jié)好的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
、把堿面放入小桶,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和堿面的總重
,如圖1
、把小桶中的堿面全部放入量筒并搖勻,測出堿面的體積
,如圖2
(1)請根據圖示,讀出測量數據并填入表格中______
(2)寫出計算堿面密度的最終表達式________(用所測量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計算堿面的密度并填入表中取
(4)小芳無意間將如圖所示的量筒在手上墩了幾下,發(fā)現量筒的示數變小了,由此可知,粉末狀的物質墩得越實,其密度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