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和由這一現象產生的劃時代發(fā)明,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愛迪生﹣﹣白熾燈 B. 貝爾﹣﹣電話
C. 法拉第﹣﹣發(fā)電機 D. 愛思特﹣﹣電磁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話筒把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后直接通過天線發(fā)射出去
B. 話筒把聲音信號換成電信號后需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被發(fā)射出去
C. 載波發(fā)生器將音頻電信號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
D. 調制器可以把聲信號從高頻信號中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家布置新房時,需在墻壁上貼幾張畫,為了把畫貼正,小剛用細線和一串鑰匙做了一個簡單的儀器,利用此儀器,小剛很快地將畫貼在了墻壁上,那么,你知道小剛制作的儀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他是如何將畫貼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將一塊厚度為0.5cm的玻璃板(P、Q兩個平面都可以作為平面鏡使用)豎直架在水平臺板上面,再取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分別豎直置于玻璃板兩側,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實驗.
(1)在實驗中,某同學透過玻璃板看到了蠟燭A的2個清晰的像,分別位于A′和A″處,如圖所示.其中A′處的像是蠟燭A通過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如圖所示,把點燃的A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將A蠟燭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會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如要判斷蠟燭像是否為實像,該同學操作是:______.
(4)該同學按照圖中的測量方法,改變蠟燭A的位置,認真測量并記錄了一組數據: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結論,你認為他的測量方法錯誤在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聲音的傳播不需要時間
D.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音調逐漸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步驟如下:
(1)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2)沿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3)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動,讓B跟A的像完全重合,B所在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
(4)在紙上記下A、B這兩個位置,分別測量出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
(5)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以上實驗.
測量結果發(fā)現:蠟燭A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不相等,請你幫小強找出造成距離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寫出2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亮在打掃實驗室時發(fā)現了一個定值電阻,他對此電阻進行了如下探究.
(1)小亮為測量電阻Rx的阻值,選擇了以下器材:待測電阻Rx、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0、電壓不變(電壓值未知)的電源一個、電流表一只、開關兩個、導線若干.如圖甲所示,小亮連接了實驗電路,但實驗步驟沒有寫完整,請你幫助完成實驗步驟,并寫出電阻Rx的表達式.
①閉合開關S1、S2 , 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1 .
② , 讀出此時電流表的示數I2 .
③根據所測數據計算得出Rx= .
(2)完成上述實驗后,小亮將定值電阻Rx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后接在電壓保持不變的電源兩端.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時,定值電阻Rx兩端的電壓Ux和滑動變阻器R2兩端的電壓U2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則R2兩端的電壓U2跟R2的關系式為: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電磁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可見光是電磁波
B.次聲波是電磁波
C.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D.在真空中頻率越高的電磁波,傳播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想起了走過教學大樓門廳內的大平面鏡時的情景:靠近鏡子時,感覺自己的像變大了,遠離鏡子時感覺像變小了.自己的感覺對嗎?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小明進行了實驗探究.小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為平面鏡).主要實驗過程如下:
步驟①:如圖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當把蠟燭B移動到某一位置的時候,發(fā)現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測量并記錄此時物、像和玻璃板之間的位置關系.
步驟②:多次改變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在平面鏡后移動蠟燭B,再次找到對應位置.多次試驗,改變A的位置,重復①中步驟并分別測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在如表中.
步驟③:每次確定像的位置時,在鏡前從不同角度觀察,蠟燭B與蠟燭A的像均重合,測量并記錄每次實驗的相關數據.
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乙中畫出眼睛E看到A在玻璃板表面成像A′的光路圖_______.
(2)根據以上實驗步驟______可知,能驗證小明感覺是錯誤的.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到結論:______.
(3)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擋住蠟燭B,在蠟燭A一側觀察,玻璃板后將______(選填“仍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