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初中化學常見的幾種物質(zhì)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圖,其中B為黑色固體,N為藍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請回答:
(1)D的化學式為_______。
(2)B→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C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題中信息及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可知,M為碳酸鈣,在高溫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黑色固體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加熱條件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和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1)D的化學式為Ca(OH)2。(2)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 △Cu+CO2。( 3 )C和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 CuSO4=Cu (OH)2 + Na2SO4↓,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形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D組成元素不同,F(xiàn)、G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表示相鄰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反應;“→”表示轉(zhuǎn)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及部分物質(zhì)間的關系未寫出)。請回答下列問題:
(1)G的化學式是_______。(2)E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
(3)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4)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5)③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6)圖中未出現(xiàn)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圖,有關此實驗的結(jié)論與分析錯誤的是
A.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B.此實驗證明,反應后組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硫來代替
D.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裝置氣密性不好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42-離子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進行下面實驗。
①經(jīng)測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樣品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沉淀為止,過濾;
③向?qū)嶒灑诘玫降臑V液中繼續(xù)滴加Na2CO3溶液,又觀察到沉淀生成.分析實驗得到的以下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4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42-
C.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42-,可能含有Na+
D.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42-,可能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識下面幾種常見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寫出一種符合要求物質(zhì)的化學式:
(1)只含有一種元素 ;(2)含有二種元素 ;
(3)含有三種元素 ;(4)含有四種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
(2)實驗室里用裝置A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用裝置D收集氧氣時,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加熱前,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時,立即收集氣體
c.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