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類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
(1)物質的用途主要是由它們的性質決定的,請根據下列堿的用途所體現出物質的相關化學性質將它們分類,并參照實例完成空白處內容。(填一條即可)
①用氫氧化鋁作胃藥
②用石灰漿粉刷墻壁
③用熟石灰和純堿反應制火堿
④用熟石灰制波爾多液
⑤用堿溶液吸收硫酸廠產生的二氧化硫
⑥工廠化驗室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
(2)化學反應中有些反應沒有明顯現象,需要設計實驗證明化學反應是否發(fā)生。請從反應物或生成物變化的角度,將下列實驗中的A與_________(填“B”或“C”)歸為一類,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氣體由CH4、C3H4、C3H6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該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判斷正確的是
A.該氣體可能是CH4和C3H4 B.該氣體中一定沒有C3H4
C.該氣體可能是CH4和C3H6 D.該氣體不可能是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市場看到,魚老板將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魚很快張開嘴,活蹦亂跳起來,小明對這種“白色粉末”很感興趣,與小剛進行了相關探究.
【查閱資料】這種“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4),常溫下,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實驗1】小明選用如圖所示裝置中的 (選填序號)進行過碳酸鈉與水的反應并收集產生的氣體,經檢驗該氣體是氧氣,檢驗方法是
【提出問題】過碳酸鈉與水反應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據過碳酸鈉與水的組成作出三種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實驗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認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剛提出質疑,產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
【實驗3】小剛取溶液M,滴加稀HCl,觀察到 ,證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從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與稀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4】為進一步確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們向溶質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取上層溶液,加入 ,無明顯現象.證明溶液中無NaOH溶液,猜想一正確.該實驗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飽和石灰水,原因是: .
【反思拓展】
(1)根據過碳酸鈉的性質,保存時應注意防潮.
(2)檢驗A、B兩種物質是否同時存在,一定要考慮二者性質的互相干擾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式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室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
①寫出一個雙球管中可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擠壓右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③相同質量的磷、鐵、鎂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氧氣最多的是_____。
(2)實驗室可利用下圖實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然后用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CO發(fā)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 H2O+CO2↑+CO↑
A裝置中能觀察到什么現象?
① 寫出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要達到實驗目的,裝置中導管接口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
③ 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
(3)將30.9 g 氯酸鉀(KClO3)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裝入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同時生成氯化鉀。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可以得到21.3 g 固體物質。請計算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5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乳業(yè)大會”在“一帶一路”上的名城哈爾濱隆重召開,大會的主題是“共擔社會責任,同創(chuàng)健康中國”。
(1)右圖是哈爾濱周邊新建的標準化奶牛場,可提供優(yōu)質奶源,牛奶可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_____的基本物質,是機體生長和修補________的主要原料。
(2)若牛奶的包裝袋是一種塑料制品,它應該具有_________性(填“熱塑”或“熱固”)。
(3)奶牛的飼料主要來自于農作物,農作物的生長需要氮肥,氮肥有促進植物_______茂盛, 葉色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氮肥,工業(yè)上用二氧化碳和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尿素[CO(NH2)2]和一種常見液態(tài)物質,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著名化工專家_________先生為氮肥和純堿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將一定質量的鎂粉加入到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該小組同學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銀和硝酸亞鐵 B.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鎂和硝酸亞鐵
C.濾渣中一定含有鐵和銀,可能含有鎂 D.濾渣中一定含有鎂、鐵和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物質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是常見的補鈣劑,B是黑色粉末,H是藍色沉淀。下圖是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己略去),請回答:
(1)寫出B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
(2)寫出F+G→H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物質E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和溶液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命活動有重大的意義。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區(qū)分硬水和軟水,通過_________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2)電解水的實驗中,正負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_,通過實驗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組成的。
(3)用氯化鈉固體和水配制6%的氯化鈉溶液。下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若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其它操作均正確,則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____6% (填“>”“<”或“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做中和反應的實驗,當他們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鹽酸后,發(fā)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1)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 。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 |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 猜想一不成立 | |
② | 取少量燒杯內的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 猜想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