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活動小組在一次實驗中進行如下圖所示實驗:
此時雙察到U型管左右兩側產生的現(xiàn)象分別是__________:實驗后,小組同學充分振蕩U型管,發(fā)現(xiàn)管內仍有白色固體殘留,將混合物過濾后,同學們對濾液成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進行了進一歩的探究活動。
[提出向題]:濾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溶質為NaC1
猜想二:溶質為NaC1和
猜想三:溶質為NaC1、和 HCl
[評價與交流]:你認為以上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則你的猜想為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小紅為了驗證濾液成分,取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鈉溶液,觀察到無明顯現(xiàn)象。由此得出結論:猜想一成立。小剛認為小紅的結論不嚴密,因為_____。
為驗證你的猜想請?zhí)顚懴卤?
實驗過程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__ | ________ | 你的猜想成立 |
(歸納與總結]:通過上述實驗我們能夠總結出:在確定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要考慮________。
【答案】左側產生白色沉淀、右側產生氣泡三當U型管中仍有白色沉淀時,溶液中的HCl一定耗盡(答出BaCO3不與HCl共存即可)NaCl和Na2CO3該現(xiàn)象只能證明溶液中不含BaCl2無法證明是否含有Na2CO3 (合理即可)取樣,加適量稀鹽酸(或耐酞,CaCl2等) (合理即可)有氣泡生成(或試液變紅。產生白色沉定)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1)氯化鋇可以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稀鹽酸可以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故該實驗現(xiàn)象為左側產生白色沉淀、右側產生氣泡。
(2)反應后將管震蕩,仍然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一定沒有稀鹽酸,反應后一定有氯化鈉生成,可能不含有其他物質,可能有氯化鋇過量,可能有碳酸鈉過量,故猜想三是錯誤的,因為稀鹽酸和碳酸鋇不能共存;另外一種猜想可能是NaCl和 Na2CO3的混合物;
(3)加入碳酸鈉后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只能說明溶液中沒有氯化鋇,但是不能說明溶液中沒有碳酸鈉,故該結論不嚴密。
(4)碳酸鈉可以與稀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故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如有氣泡冒出,說明溶液中有碳酸鈉。
(5)通過上述實驗我們能夠總結出:在確定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要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 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
B. 實驗2冷且干燥的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 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實驗4將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 mL空氣(活塞拉至30 mL刻度處),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為50 mL,在硬質玻璃管中放入過量的銅粉,在右側導管口套上癟的氣球,點燃酒精燈,反復推拉注射器和擠壓氣球,待充分反應后,冷卻至室溫,將氣球中氣體全部擠入硬質玻璃管,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14 mL。
(1)實驗時,銅粉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中小氣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如A圖所示實驗中,實驗結束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大于瓶內原氣體體積的五分之一,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條);
(2)通過B圖實驗中的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是____;
(3)C圖實驗中,實驗前預先向水中加入適量硫酸鈉的作用是____;
(4)在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氯化鈉溶液時,量取水的操作如D圖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確,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5)E圖實驗中所體現(xiàn)的微觀實質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1)寫出標號①儀器的名稱:________
(2)實驗室制氧氣可以選擇裝置C,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試管口需放一團棉花,作用是________。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___ (選填“a”、“b”)導管通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可選用A或B,原因是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與裝置A相比,裝置B的優(yōu)點是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可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自來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填序號)。
A 沉淀 B 過濾 C 蒸餾 D 煮沸 E 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劑(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經過自來水廠凈化的水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純凈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子、原子、離子是初中階段要了解的三種微觀粒子.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2)已知R﹣的離子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則x= .
(3)如圖2所示是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微觀示意圖(“”“
”“
”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甲、乙、丙、丁中,屬于單質的是 .
②該化學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是 (填序號).
A.原子種類 B.分子種類 C.元素種類 D.物質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某含雜質7%的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雜質中不含銅、鋅元素,雜質不溶于水,不與其它物質反應,受熱也不分解),某化學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配制上述質量分數為14.6%的稀鹽酸,需要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的質量是 _______.
(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100g該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X)的比例式為________.
(4)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
(5)向過濾后所得濾液中加入87.4g水,則最終所得溶液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________。
(6)欲將黃銅樣品中的銅轉化為銅鹽,可將過濾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質洗滌、烘干.然后在空氣中加熱,充分反應,則可得到含雜質的氧化銅的質量是_______,再經過某些反應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銅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