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碳酸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某廠用含二氧化硅雜質的碳酸鋇原料生產(chǎn)碳酸鋇產(chǎn)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藝流程:
(1)為節(jié)約成本,過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_____;加入過量的鹽酸的目的是_____。
(2)向氯化鋇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碳酸鋇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操作2的名稱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chuàng)立了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實際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碳酸鈉中會混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取24g該純堿樣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58g氯化鈣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后得濾液262g(忽略實驗過程中質量的損耗)。計算:
(1)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燒釋放的能量烘烤食物,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現(xiàn)代人仍然利用燃料燃燒蒸煮食物。許多家庭做飯用的罐裝的“煤氣”如圖所示
作燃料,罐中所裝的是液化石油氣,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烯
,請從微觀角度分析丙烯液化與丙烯燃燒兩個過程的主要區(qū)別是______。當廚房失火時,立即移走“煤氣罐”,利用的滅火原理是______。
(2)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可用于冶煉金屬。木炭在高溫條件下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銅的使用使人類社會邁入青銅器時代。
(3)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越來越受到重視,寫出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使用乙醇汽油除了能節(jié)省石油資源外,其另一條優(yōu)點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驗證可回收垃圾中Al、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小明來到實驗室做了下圖中的實驗:
(1)圖中x的值應為_____。
(2)試管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實驗結論:金屬活動性Al>Fe>Cu。
(3)在實驗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實驗室鐵釘表面附著紅色物質,分不出是鐵銹還是銅,為證明紅色物質的成分,將其“刮”下來放入_____(填試劑名稱)中進行驗證。
①若固體溶解,則該物質為鐵銹;鐵銹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反應生成的。
②若固體不溶,則該物質為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
A.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50℃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1
C.50℃時,配制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所需溶劑質量最小的是A物質
D.將50℃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時,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燒杯中分別盛裝X、Y的飽和溶液,兩只試管中分別裝有NaOH和NH4NO3固體,向兩只試管中分別滴加適量水,現(xiàn)象如圖一所示,結合圖二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線為b曲線 B.降溫可使X的飽和溶液變渾濁
C.X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
D.t3℃時,X、Y的飽和溶液質量相等,則溶劑質量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某化學反應,測量反應前(t0)、反應中(t1)、反應后(t2)三個時刻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得到各質量分數(shù)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中,乙是反應物,丁是生成物
B.t1時刻,甲和丁的質量比為5:7
C.若丙是Cu、丁是CO2,則甲、乙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1
D.若反應前物質總質量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則甲與乙可恰好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師請小福同學設計方案測定該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小福同學先取一潔凈小燒杯,稱其質量為20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廢液后稱量,總質量為70 g,之后,將一枚質量為15 g的鐵釘(已用砂紙打磨去掉鐵銹)放入該小燒杯中反應,待鐵釘表面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后,再次稱量,總質量為84.8 g。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的質量是 g。
(2)計算該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在干冰、金剛石、硫酸銅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_____;
(2)從微觀角度解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如圖是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氬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_____;
②與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_____(寫化學符號);
③第三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的共同點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