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堂资源在线,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高潮,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xx色综合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菠菜中含有一種有機物——草酸。將草酸隔絕空氣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了幾種混合氣體,氣體中含有碳的氧化物。為了探究上述反應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乙裝置對實驗結果不產生影響,因此可以去掉乙裝置以簡化實驗方案

B. 若甲試管內溶液變渾濁,丁試管內無明顯現象,則該碳的氧化物成分為二氧化碳

C. 若甲試管和丁試管內溶液都變渾濁,丙處玻璃管內的紅色固體變成黑色,則該碳的氧化物成分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待丙中固體顏色不再變化,測量丁裝置的增重,即可測得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

【答案】A

【解析】

草酸隔絕空氣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會與氫氧化鈉反應,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會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混合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紅色固體變成黑色,說明混合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裝置對實驗結果會產生影響,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裝置以簡化實驗方案,故A錯誤;

B、若甲試管內溶液變渾濁,說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試管內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一氧化碳,則該碳的氧化物成分為二氧化碳,故B正確;

C、甲試管和丁試管內溶液都變渾濁,丙處玻璃管內的紅色固體變成黑色,則該碳的氧化物成分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C正確;

D、待丙中固體顏色不再變化,測量丁裝置的增重,即可測得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故D正確。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所示,則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丁可能是氧化物

B. 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C. 生成的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8:1

D. 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證明一種物質M是否屬于碳元素單質系列中的一種,首先要證明M是否只含碳元素。為了達到此目的,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先向特制玻璃管中通入純凈的氧氣,然后再給試管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不斷加熱后,發(fā)現M逐漸氧化消失,同時澄清石灰水出現渾濁。此時停止反應先將A處斷開,再停止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此他得出M物質只含碳元素的結論,但遭到同學們的反對,反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為了得出M物質只含碳元素的結論,在排除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干擾后,你認為__________,才能得出M物質中只含碳元素的正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填序號)。 驗滿的操作是______。如果用3.16 g高錳酸鉀制氧氣,理論上能收集到氧氣的質量為______。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______,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與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B. t2時,將50g甲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50g

C. 升高溫度可將乙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span>

D. 當甲物質中含少量乙物質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缺鈣時可通過食用保健藥劑來增加攝入量。某補鈣藥劑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現將100g鹽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g該藥劑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得到部分數據與圖像。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1

2

3

4

5

加入鹽酸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35

30

25

20

a

(1)求碳酸鈣中各元素的質量比Ca:C:O=___________。(化成最簡整數比)

(2)a的數值為_______,該品牌補鈣藥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

(3)求該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高效課堂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對滅火的原理進行了探究學習。

(課堂歸納) 通過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我們歸納出燃燒的三個條件是:

①可燃物 __________ _______

(演示引導)

我們進一步學習滅火的原理。如圖所示,燒杯中有一支燃著的蠟燭,燒杯底部有一些碳酸鈉粉末, 向燒杯中倒入少量稀鹽酸,發(fā)現蠟燭迅速的熄滅,蠟燭熄滅所依據的原理___。

(小組探究)

點燃一長一短兩支蠟燭,同學們分小組對熄滅蠟燭的方法展開探究,并設計了如下實驗。

(1)小何說:因為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氣體,呼出氣體中不含氧氣,所以我可以將它們吹滅。小鄒對小何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氧氣,并設計如下實驗證明: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將呼出的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絲

________

________

你認為吹滅蠟燭所依據的滅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麗說:可以在燃著的蠟燭上罩一個大燒杯,過一會兒兩根蠟燭也會熄滅。”(如圖) 小苗說:兩支蠟燭熄滅是有先后順序的,因為蠟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氣大,所以短蠟燭先熄滅。小張說: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上部氧氣少,所以長蠟燭先熄滅。同學們一起合作進行了實驗,實驗發(fā)現長蠟燭先熄滅。 小苗對小張的說法仍心存疑惑,認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是長蠟燭先熄滅的主要原因,因此她 取短蠟燭一支,長蠟燭一支,分別點燃,罩在同一個大燒杯中,實驗發(fā)現仍然是長蠟燭先熄滅, 因此小苗發(fā)現長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探究,小麗進一步提出采用與上述滅火原理不同的方法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混合氣體中可能含有CO、CO2、SO2三種氣體中的一種或幾種。重慶外國語學校初三某班的同學對該混合氣體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

Ⅰ.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易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被吸收,此外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Ⅱ.CO和CO2均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也不與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實驗探究)該班同學在老師指導下涉及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現象與結論)

(1)裝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能證明氣體中含有CO的現象是_________

(2)裝置H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3)若將裝置①和裝置②互換位置,____(填“能”或“否”)證明氣體中一定含有CO2。

(4)實驗結束后發(fā)現G中紅色粉末又變成黑色,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

(5)該實驗還缺少的裝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離不開實驗裝置。

(1)制取氣體實驗時,首先要對發(fā)生的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確保裝置不漏氣,裝置C氣密性檢查的方法是______。

(2)收集某種氣體的方法,主要取決于這種氣體的性質,裝置E所示的收集方法是____,被收集的氣體密度_______空氣密度(選填“>”,“<”,“=”)。

(3)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選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裝置編號)。

(4)下圖所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裝置中,虛線方框內裝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