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過濾。下面對反應結果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若反應后溶液為藍色,濾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若反應后溶液為藍色,濾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若反應后溶液為無色,濾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若反應后溶液為無色,濾渣中一定不含有Zn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少同學都被蚊蟲叮咬過,感覺又痛又癢。同學們從化學課上知道:蚊蟲叮咬時能在人的皮膚內釋放出蟻酸刺激皮膚,課外興趣小組同學決定對蟻酸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蟻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質?
(查閱資料)蟻酸是一種有機酸,化學名稱叫做甲酸,化學式為HCOOH;蟻酸在一定條件下會分解生成兩種氧化物。
(實驗探究一)探究蟻酸的酸性。
(1)向盛有蟻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溶液顏色變成_______色,說明蟻酸溶液顯酸性;
(2)將鋅粒放入盛有蟻酸溶液的試管中,有氣泡產生,該氣體是_______(填名稱)。
(實驗探究二)探究蟻酸分解的兩種產物。
(1)小芳同學根據(jù)蟻酸中含有______元素,推測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種生成物是氣體,小敏提出兩種猜想:
猜想①:該氣體是CO2
猜想②:該氣體是_____
他們將蟻酸分解產生的氣體通過如下裝置(鐵架臺已略去),觀察現(xiàn)象。
Ⅰ實驗時裝置A中無明顯變化,則猜想①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裝置B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討論交流)從環(huán)保角度看,該裝置的缺陷是_______。
(拓展延伸)
(1)當你被蚊蟲叮咬后,在叮咬處涂抹一些物質可減輕痛癢。下列物質中,你不會選擇的物質_______。
A 牙膏
B 食醋
C 肥皂水
D 燒堿
E 蘇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蟻酸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只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chuàng)立了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實際生產的產品碳酸鈉中會混有少量的氯化鈉,現(xiàn)有純堿樣品,為測定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稱取樣品6 g,放入2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鹽酸26. 2 g,恰好完全反應,氣體全部逸出,得到不飽和氯化鈉溶液,溶液的總質量為50 g。試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多少g。
(2)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鈉在生產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碳酸鈉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向盛有適量碳酸鈉溶液的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試劑,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加入試劑 | 無色酚酞試液 | 稀鹽酸 | 澄清石灰水 | 氯化鋇溶液 |
實驗現(xiàn)象 | 有氣泡產生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試管1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
試管2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反應后試管中的溶質進一步探究:某一小組將試管3、4中的物質分別過濾,得到濾液A和B。
甲、乙兩同學對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__________。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甲:取少量濾液A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 有氣泡生成 | 猜想 成立 |
乙: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甲、乙兩同學均驗證猜想________成立,乙同學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
(實驗拓展)丙同學取一定量的濾液A和B于小燒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從離子相互結合的角度分析)。
(反思與評價)
(1)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可以和鹽酸,氫氧化鈣和氯化鋇等物質發(fā)生反應。
(2)要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既要驗證生成物,還應考慮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分別利用2g銅粉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見右圖。課外興趣小組為研究實驗中銅粉的氧化情況,又進行以下實驗:
①興趣小組將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硬質玻璃管中的殘留固體全部取出,稱量后,置于燒杯中;
②在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將剩余固體過濾、洗滌、干燥、稱量;相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
反應前固體質量 | 2.016g | 2.016g | 2.024g |
反應后固體質量 | 1.936g | 1.936g | 1.904g |
(1)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甲、乙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相同,殘留固體中氧化銅的質量為____________,丙組殘留固體中氧化銅的質量為___________。
(3)興趣小組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甲、乙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更接近實際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丙組差異較大。你認為丙組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誤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聯(lián)合國將2019年列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鍶、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鎂元素和鍶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則X=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
(2)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____(選填“得”或“失”)電子,鍶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3)元素的性質與其原子結構有密切關系。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時,電子層數(shù)越多, 最外層電子離核越遠,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測,鍶的活潑性比鎂的活潑性__________(選填“強”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填寫裝置下方的字母)_______。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填寫裝置下方的字母),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檢驗氧氣的方法是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氣不純的原因是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采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下列有關過氧化氫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的
D.1個過氧化氫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